红楼梦:当林黛玉没有了利用价值,她给王夫人的善意,是一种打扰

发布时间:2025-04-13 12:37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林黛玉。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红楼梦》字里行间描写的林黛玉,是她的气质、品格、底蕴和迷人的风采。但是,林黛玉的生存环境有恶劣的部分,否则不可能前有《葬花词》、后有《桃花行》,完美的林黛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的视角和贾府内真实的现实差距巨大。

以王夫人为代表的金玉良缘支持者们,她们更看重贾宝玉未来妻子对于荣国府的现实意义。

荣国府经济在断崖下滑,经济危机近在眼前;家族里的男人们个个不思进取,家族前途命运未卜;家族长期没有新生儿,人口延续也出现了危机。这些东西显而易见,自然想在子孙联姻时,寻找可以补齐短板的家族和可以担当兴旺家族的女孩儿。

在王夫人们的眼里,薛家家资正富,薛宝钗是贤德淑良的标杆,她最愿意规劝宝玉着意仕途经济,是最理想宝玉的妻子人选。

以王夫人的眼界阅历,加上她和薛家的血脉关系,这是情理之中的。

她也知道黛玉的优秀,但是,她能理解的优秀是片面的,黛玉真正优秀的部分她看不到、不理解,也是不认可的。《红楼梦》里诸多金钗都擅长诗词歌赋,水平之高,超过以此求得仕途的男人,读者切不可被此迷惑,认为贾府里那些表面看上去高贵的女眷也知书达理,其实不是,王家的小姐不读书,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都是文盲睁眼瞎,而且她们也不觉得怎样。

两宴大观园行酒令时,贾母的酒令就很好,就连刘姥姥都说的大家喜欢,唯独王夫人和薛姨妈一句不会说,这已经告诉读者她们理解不了林黛玉,也理解不了书香之族的林家,更看不懂贾府缺少的文化内涵对于家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性。

从王夫人的视角看,林黛玉娘家没了人,无法成为宝玉的助力,而林黛玉的性格、外貌、身体状况等都不是理想的儿媳之选,这是她反对木石姻缘的核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黛玉是深谙此理的。她虽不会刻意讨好王夫人,但也有几次对于这位二舅母表达善意。

端午节期间,她要去贾母大院用午餐,会刻意拐一趟荣禧堂,和王夫人闲聊几句,王夫人询问她吃了鲍太医的药效果如何,可见黛玉接受过王夫人为她换医生和换药方,鲍,这个词在古文化语境中,代表贬义,也就是说王夫人此举,并不是真的关心黛玉的身体,而是一种自以为是甚至是一种不能为外人道的恶意,但是黛玉接受了,这里面有妥协和委曲求全的意味。

两宴大观园时,众人来到潇湘馆,黛玉为贾母奉了茶,又为王夫人安了座,她已经端起茶杯为王夫人奉茶时,王夫人拒绝了,晚辈向来到自己居所的长辈奉茶,是一种礼节,你不渴、不喝都可以,随手接了放下就是,为什么要当众拒绝呢?这时是所有人都在,笔者不认为是王夫人故意不给黛玉面子,而是纯属从内心不接受她的本能反应。

这样一件非常小的事,很多读者可以都不注意,但是贾母显然注意了,因为接下来,她以潇湘馆的窗纱不翠了为由,要求立马为潇湘馆换窗纱,而且提出审美要求:这院子里没有桃杏树,全是翠绿的,再用翠色的纱颜色犯冲,要用刘姥姥认为做衣裳都奢侈的软烟罗来为黛玉糊窗纱,还将这样的一件事直接交代给了王夫人。

这时候凤姐就在身边,鸳鸯、管家媳妇、婆子、丫鬟们一大群,这样的一件小事,贾母偏偏就交代给了王夫人,不说是对她的回击吧,至少也是对她的一种敲打,也是向众人展示,自己对黛玉事务的上心。

黛玉对待王夫人是上心的,也是常常释放善意的,但是,她父母双亡后,林家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她这么做,对于王夫人,只能被视为打扰,林家的诗书基因、黛玉的文化品格,在文盲王夫人的心目中,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她看不懂的。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87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网址:红楼梦:当林黛玉没有了利用价值,她给王夫人的善意,是一种打扰 https://klqsh.com/news/view/20637

相关内容

原创红楼梦中袭人爱上宝玉,黛玉知道后说了三个字,令袭人至死恨她!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简直就是高配版的人生赢家
高鹗续《红楼》4种可笑之处:林黛玉吃什么饭?麻油拌五香大头菜
《红楼梦》中能把王夫人看明白,才能说明你读懂了,也成熟了
贾政听说袭人后的反应:用刁钻二字,说出他对林黛玉的看法和安排
她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却主动嫁给贾雨村,令人费解!
林黛玉丰厚的家产都去哪儿了,真是被贾府侵吞了吗?
林黛玉死后,薛蟠为她做了2件事,每一件既在意料外,也在情理中
林黛玉进贾府,唯一带的一个丫鬟,为什么却被紫鹃代替了!
薛宝钗嫁给宝玉后,二人是否有夫妻之实?她很隐晦地给出了七个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