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侯宝林遇到难事,为何全国只有马三立可以搞定?

发布时间:2025-01-21 11:24

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法律行为。 #生活常识# #法律常识#

相声界讲究师承拜师,苏文茂先生在谈到相声师承关系的时候,说道:“在相声界没有师父就等于没有爸爸”,这也足见相声界拜师的重要性,不过在解放后,破除封建,相声界的拜师也逐步取消,例如马季、李文华、郝爱民、姜昆等也都没有举办拜师仪式,不过在特殊时期过后,相声界又逐步恢复了拜师的传统,这其中1984年,师胜杰的拜师无疑是当时最轰动的一场。

师胜杰拜师是在1984年的青岛,拜师仪式并非是已经安排好的,而是临时强加进去的。当时在青岛举办了中国新相声评比的赛事,侯宝林大师是比赛的评委,师胜杰是参加比赛的演员,在这场演出中,师胜杰先生凭借自己创作的相声作品《肝胆相照》获得了创作和表演的双一等奖,作为评委的侯宝林大师专门把师胜杰的相声作品拿出来讲解,并对师胜杰赞誉有加,于是有记者向侯宝林大师问道:是不是有意收师胜杰为徒?侯宝林大师也就势表达了收徒的意思,这才促成了最后的收徒。

按照相声界的规矩,侯宝林大师收徒师胜杰并不符合规矩,主要原因是师胜杰本来就有师父,那便是相声界宝字辈的名家朱相臣先生,再拜师侯宝林的话就属于跳门,这在相声界是大忌,不过侯宝林大师向来就主张相声发展要除旧推新,因此并没有迎合相声界传统的规矩,最终坚持收下了师胜杰。

虽然侯宝林大师当时的地位名望,可以强行收徒师胜杰,但是为了让师胜杰的拜师能够得到相声界的普遍认可,侯宝林大师还是邀请到了相声泰斗马三立到场,而马三立不仅亲自到场,还对拜师仪式发表了热情的贺词,师胜杰先生多年后回忆这段故事,也说道:“一鸟入林,百鸟压音,马三立先生到场以后,所有的问题一概化解”。也就是马三立出场,这才压制了不同的反对声音,那么为何侯宝林大师这样的相声地位和名望,不能一锤定音,而马三立先生就可以呢?

马三立先生之所以能够一锤定音,主要是他自己在相声界的崇高地位,相声界讲究师承辈分,在当时,马三立先生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寿字辈名家,和他同辈的只剩下郭荣起先生和陶湘九先生等寥寥几位,但论相声界的地位名气,马三立先生肯定是寿字辈当时最有话语权的,侯宝林、郭全宝、常宝霆等都是他的师侄辈,师侄辈的侯宝林收徒,作为师叔辈的马三立到场,自然代表着相声界至高的话语权,既然相声界辈分最高的马三立都不反对,都认可,其他人有看法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其次马三立的另外两个身份也是侯宝林大师无法做到的,第一是马家的相声世家,马家是毫无争议的世家,在相声界门徒众多,相声界甚至有“无人不宗马”的说法;第二,马三立是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侯宝林大师虽然地位名气很大,但是主要活动在北京,而在张寿臣先生去世后,整个天津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便是马三立,马三立点头认可,天津相声界便不敢再有异议,真正基于这些原因,侯宝林大师才邀请马三立到场“压场”,而遍观当时相声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马三立大师。

网址:1984年,侯宝林遇到难事,为何全国只有马三立可以搞定? https://klqsh.com/news/view/2636

相关内容

侯耀华老师在直播间里旧事重提,打侯宝林大师的有李文华
1977年,马三立为何对王凤山说:我刚给观众三鞠躬现在给你三鞠躬
侯耀文弟子郭晓小,谈杨议拜师:马志明、贾冀光、李如刚缺一不可
李如刚证实侯宝林曾答应收杨议为徒,以后得叫“杨文议先生”
姜昆是侯宝林的徒孙?侯耀华:他没资格管杨议拜师的事
侯耀华发布杨议磕头拜师已故侯宝林,这两人又是闹哪样?
三国演义:刘封有3条路可走,选对一条,可以保全性命
贾母为何不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
80岁以上硕果仅存的这些相声名家,侯二爷为什么都不待见!
难怪张三丰70岁才创立武当,你看他在怕什么,有4位高人锋芒毕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