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冷门的知识点!施耐庵跟罗贯中竟然是师徒关系!
《水浒传》- 施耐庵,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好书推荐#
作者:逗逗
在读《西游记》的时候,我搜索了吴承恩的信息。
搜完,顺便搜了施耐庵、罗贯中的信息,这么一搜索,大为震惊,了解了一些很冷门且有趣的知识点,分享给各位朋友。
第一、人物关系。施耐庵跟罗贯中认识,并且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约74岁)是老师,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约70岁)是学生。
他们俩在有生之年,都互相看过对方的作品。
第二、原创和二创。《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水浒全传》是田连元写的,别名也还是叫《水浒传》。
可以理解为:田连元在施耐庵的基础上二创了,他全面解析水浒英雄的来龙去脉,跟施耐庵写的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第三、作者经历决定创作方向。施耐庵写《水浒传》、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这两部都属于战斗力拉满、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是跟他们俩的职业生涯有关系。
他们二人曾先后参加张士诚起义,真实接触过战争,是军师、谋士这样智慧型的人物。
第四、一起被领导背刺。张士诚是起兵反元的人,跟施耐庵是老乡的关系。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就答应和张士诚一起干事业了。
罗贯中也曾在张士诚手下干过,没想到,张士诚后来反水了,接受元朝的招安。
这就是相当于说好一起创业,半道领导却把公司卖掉了。
于是,施耐庵跟罗贯中就不跟随张士诚了。
第五、感人的师徒情分。不过分的说法,施耐庵的《水浒传》得以出版、广为流传,得益于罗贯中的努力。
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为了纪念自己的师傅,他把师傅的作品“完整化”了。
引用百度的说法:“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所以,有些书印刷《水浒传》的时候,可能会单独署名施耐庵,也可能把两人的名字一起署名。
第六、老师施耐庵是全能型人才。施耐庵不仅写作方面成就突出,并且,他还是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大夫。并且画画也擅长。
他的洞察力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经过创作后会变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比如他创作的“三打祝家庄”情节,原型是取之于他住的祝塘附近;他自己和恶霸打过,后来写成鲁智深的经历。
第七、学生罗贯中是斜杠青年,超能写。罗贯中的代表作,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而已,他还有其他小说作品。
如:《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就写了其中三个。
并且,他不仅仅会写小说,他甚至还有杂剧作品《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第八、学生跟明朝开国皇帝对着干。罗贯中是山东人,出生在在考编大省,他不是不想从政,而是他之前跟朱元璋(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为敌,这就相当于政审出问题了,体制内不好混,也不好找工作。
不同的是:老师施耐庵却多次婉拒了朱元璋的offer邀约。
第九、强大的朋友圈。按照罗贯中出生的时间,元末明初,约1330年—约1400年,推测他跟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郑光祖等人,可能是认识的。
基于几点判断:一是因为时代的时间线重合;二是因为他们有一段时间都生活在浙江杭州一带;三是因为罗贯中的性格,比较E人,喜欢结交朋友;四是文学创作方向有共同话题,关汉卿的历史剧《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五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知名度、兴趣志向接近。
综合这5点,我推测他们有可能是认识的。
-END-
作者:逗逗,电影爱好者,人间温柔观察者。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私聊逗逗。
网址:好冷门的知识点!施耐庵跟罗贯中竟然是师徒关系! https://klqsh.com/news/view/3791
相关内容
侯耀华被逐出师门,恢复牛群大师哥地位,两位关键人物一锤定音!刘墉你知道是谁吗,就是刘罗锅啊,来看看他的书法
姜昆是侯宝林的徒孙?侯耀华:他没资格管杨议拜师的事
曝侯耀华已被安排清门!老汪透露关键人物,将恢复牛群大师哥地位
唐僧的师父是如来,如来的师父又是谁?连元始天尊也忌惮三分
唐僧只有3个徒弟?其实原著中有5个,还不算白龙马!
水浒传中武松虽然厉害,但梁山有3人他不敢惹,只能选择避战
马贵荣,谈杨议拜师:掺杂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拜师就是一个笑话
不知李商隐为何人?如何看待某微博博主称李商隐为“冷门诗人”?
唐僧和沙僧明明是师徒,为何两人却相敬如宾?看沙僧对观音说过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