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座谈会在太仓举行
举办文化讲座和研讨会,让居民在知识中寻找生活乐趣。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20周年,也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今天,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座谈会在太仓港区启幕。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学术为舟、以思想为帆,共同探寻“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文明密码,共话郑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绽放。
苏州市社科联主席顾万勇在会上致辞。他说,太仓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更是郑和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太仓高度重视郑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郑和文化“出圈”“出彩”“出海”,不断提升郑和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期待太仓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郑和文化的研究,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郑和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为苏州、太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瑜表示,郑和文化孕育了太仓“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作为郑和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太仓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继续以“精品力作”增强郑和文化感召力,以“精彩活动”扩大郑和文化影响力,以“精诚合作”提升郑和文化传播力,携手弘扬郑和精神、共绘合作新篇。
会上,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基地揭牌。研究基地将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形成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机制,让郑和文化研究从阶段性探讨转向常态化深耕,努力打造成为汇聚全球智慧、传承郑和文化的重要平台。
现场,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发布了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报告——《郑和的遗产:前现代航海中的文明选择与现代启示》。报告从和平权威的生成、贸易网络的革新、多元共生的典范三重维度,解析了郑和航海的文明价值与现代启示。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郑和研究会首席专家时平,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培峯等10位专家学者,从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郑和文化国际化实践、亚洲海洋文明视角的文化线路遗产等不同视角对郑和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和解读。
62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拔锚起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太仓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2005年,郑和首航600周年之际,国务院将每年7月11日设立为中国航海日。近年来,太仓以郑和文化为纽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进一步强化太仓与郑和航海文化的紧密联系,展现太仓的开放形象与文化魅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太仓将努力搭建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全力推动郑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航海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在产业创新、对外开放、民生改善等领域彰显文化引领作用。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网址:郑和文化新时代研究座谈会在太仓举行 https://klqsh.com/news/view/43779
相关内容
闽台郑成功精神专家座谈会在永安举行寻根溯源、共话成功,汕台郑成功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第十一届文化语言与文学国际会议在南京举行
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在深闭幕 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在绍兴启动
纪念李树化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举行:百名专家学者共探艺术传承
河南作家刘金涛《悠悠金水情》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行
以创新青春表达书写当代澳门故事 《灿烂的风和海》研讨会举行
刘方明《山筋石脉篆刻法》新书发布及研讨会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行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