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代三才子之一,八考不中、九死不死,一首诗写尽一生落魄

发布时间:2025-07-23 10:28

如果代码写得像诗一样,那说明它就是注释。 #生活乐趣# #幽默笑话#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题葡萄图》

这首小诗承载了徐渭一生的沉浮与心酸,他的心情在诗中展露无遗。徐渭用这简短的诗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青春的梦想,到年老的孤寂。站在书斋中,他听着外面的晚风,笔下的书画如明珠般闪耀,却没有人欣赏,甚至连一个合适的买家都没有。他的才华无人问津,画作只能随着风吹散,遗弃在野藤丛中。

这首诗由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所作,题在《黑葡萄图》上,采用了一种凄婉的笔调,概述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用这幅图与诗,将自己那跌宕起伏的生活呈现给了世人。

徐渭,原名文清,后改字文长,号清藤老人。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精通诗文、书法、戏曲,甚至在军事上也有显赫的表现。他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声名远扬。

在绘画方面,徐渭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也被誉为“青藤画派”的鼻祖。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无数画家。书法上,他尤以行草见长,兼擅诗文,时人称其为“有明一人”,评价他独步一时,堪称古今一奇。

然而,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人物,却拥有着和梵高类似的悲惨命运。

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山阴的一个官宦家庭,然而命运早早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刚出生仅一百天,他的父亲便去世。其母为家中的一名烧火丫鬟,而徐渭则被过继给了嫡母。从小便面临家庭变故,徐渭的心灵饱受摧残。十岁时,家中因为生计困难,所有仆人都被遣散,甚至连生母也被赶出家门。这一切的变故,让年幼的徐渭开始体会到世态炎凉。14岁时,他的嫡母也去世,他不得不依靠长兄徐淮生活,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但即便如此,徐渭依然显现出非凡的才智。他从六岁便开始在私塾读书,十岁就能够独立写作,被邻里称为神童。尽管身处动荡的家庭环境,徐渭的聪慧才情依旧让他在十里八乡声名鹊起。

然而,才华并未能让他获得幸福。即便他在书画上的造诣备受称赞,命运依旧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他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不安,性格敏感,常因生世不顺而愁肠百结。他渴望凭借科举改变命运,却屡屡失败。为了给自己一个寄托,他投身科考,但即便天赋异禀的“神童”,在科举路上也并不顺遂。他考中了秀才,但历时三次才成功。而在绍兴府乡试中,他居然连试八次也未能中选。

不幸似乎从未远离他。25岁时,家族的财产被乡绅恶霸侵占,徐家的田地、房产全部丧失;同年,他的结发妻子因病去世,岳父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徐渭,认为他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将他逐出家门。面临接连不断的打击,徐渭只能靠自己四处奔波,勉强谋生。

为了养活自己,他开办了私塾“一枝堂”,并在此时将自己的生母接来一起生活。这时,浙江沿海发生了寇乱,徐渭为绍兴府出谋划策,展现了不凡的军事才华,受到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器重。

胡宗宪多次邀请他入幕,徐渭在胡府担任幕僚。似乎一切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命运并未善待他。胡宗宪因罪入狱并最终去世,徐渭为了感恩知遇之恩,又因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身心俱疲,最终精神失常。为了释放内心的愤怒,他写下《自为墓志铭》,并多次企图自杀,但每次都未能成功。

在一次精神错乱的状态下,他甚至将第二任妻子打死,结果被判入狱七年。直到新皇登基,天下大赦,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释放。然而,至此他已年过五十。

晚年的徐渭选择了隐退,告别了官场的喧嚣,回到了故乡山阴,过上了贫困潦倒的生活。他依靠卖字画为生,但家中的晚辈和门生却常常欺骗他,将他的字画低价出售。

最终,73岁的徐渭在一位二儿媳的家中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孤单的狗,床上甚至没有一张席子。他的一生,像极了他笔下那些无处安放的明珠,最终无声地消逝在世人的视线之外。

——青荷闲潭

网址:他是明代三才子之一,八考不中、九死不死,一首诗写尽一生落魄 https://klqsh.com/news/view/46107

相关内容

只恨未生在盛唐!黄巢3首诗写尽一生,抱负豪气落寞尽在其中!
友人下落不明,他写诗悼念,最后一句巧用了千古名作
一首诗写尽孤独,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怀才不遇,靠乞讨为生,35岁含恨而终,留下一诗,成永恒经典
辛弃疾的这首诗,写尽一个人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读到落泪
盘点古代著名诗人是如何死的,尤其是李白,死得让人哭笑不得。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白居易有一首“杀人”诗,读起来很普通,一名寡妇读后却绝食而死
仓央嘉措向爱人表白,写下两首肉麻情诗,仅几句写尽一生情深不浅
诗仙李白一生作诗千篇,才华横溢,可他感情方面却不顺,晚年凄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