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名东莞素人写作者走进文学名刊,与名编辑面对面

发布时间:2025-07-23 20:39

关注领域内知名学者和期刊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论文检索技巧#

7月19日至21日,参加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研修班的36名素人写作者,接连走进《人民文学》《文艺报》《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文学杂志期刊,与名编辑面对面深入交流座谈。

这些名刊与东莞渊源深厚。《人民文学》早年就力推王十月、郑小琼等东莞作家,助其走向全国。近年来,《人民文学》创作中心落户东莞、“人民阅卷”活动在莞举办,更是成为“东莞文学现象”的重要推手。《文艺报》最早聚焦东莞新大众文艺,多篇报道让东莞“素人写作”从地方现象跃升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今天到这儿,真像乡下人突然有了城里的亲戚!” 《文艺报》的东莞作家交流会上,“石材诗人”曾为民这样说道。中学历史班主任易翔分享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他视文学为“创可贴”:“它让我从平淡日常中找到乐趣,抚慰伤痕。”

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在交流会上坦言,对于基层写作者,能来这里,“等于摸到了中国文学殿堂的心脏”——感受文学历史的纵深厚重,也从编辑指点中汲取养分,重温初心。

“东莞素人写作群体规模大、成绩亮,实力强劲!”《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赞叹,“鲁迅文学院首次为素人开班,足见作协重视。”他感慨文学奇妙,让天南地北的东莞作家聚成“素人写作群”,一同进京学习、交流。“看到大家分享时的真诚笑脸,很感动。文学是与人为善的事业,滋养人心。”

东莞“素人写作”,是新大众文艺的生动实践。这座改革前沿、制造高地,同时也是文学的沃土。鲁院首个素人写作专题班的高规格举办,标志着东莞文学现象正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可持续生态”。

这36位写作者扎根各行各业:“烧烤诗人”在“炭火安居”,“清洁女工”在“擦亮高楼”,“石材工人”在“听石写石”,城管、小贩、菜贩、送气工、大厂管理者、小厂钳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佳作频出,印证了“人民是文艺创作源头活水”。

其中,温雄珍的诗歌《炭火上安居》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度“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王瑛的报告文学《擦亮高楼》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的“奋进新征程、书写新史诗”主题专项。

网址:36名东莞素人写作者走进文学名刊,与名编辑面对面 https://klqsh.com/news/view/46196

相关内容

东莞新大众文艺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可持续生态”
打造传承创新平台!东莞市文艺名家谢洪涛书法工作室成立
这还是我记忆中的东莞霸总曾舜晞吗 名场面
“东莞已经培植出肥沃的文学土壤”!荷花文学榜出炉
回眸、展望……东莞市文化馆的这一年
《永不消逝的电波》东莞站收官,超5000名观众在玉兰相聚
电影编剧秦天南去世,代表作《十月围城》《投名状》
学术与出版里程碑!法藏敦煌文献首次在中国高清全彩刊布
编剧秦天南病逝!曾创作《投名状》,执笔《三国演义》旁白
省写作会会长胡伟作客广工博雅讲坛:阅读与写作改变人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