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4 01:34

用短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留下珍贵的家庭记忆。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生活摄影# #日常活动短视频#

文章及图片转载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8年,是短视频增速迅猛的一年。到如今,日活用户规模超过2.5亿。海外版TikTok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短视频”是如何出现的?

当时短视频创始人张一鸣假设:短视频是不是一个大机会?接着通过用短视频APP里面加入各种视频的方法进行低成本的快速试验。上线后发现效果不错,头条用户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看视频,这是个关键线索。于是把视频拆出来,独立成一个APP-短视频。2016年初,直播快速崛起,头条快速做出火山直播,但并不顺利,因为竞争对手做得更早更好。于是又尝试把短视频和直播结合,试了大概两三个月,发现火山加了短视频的版本,留存率、活跃度以及用户传播的成本都要更好。证明短视频加直播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模式。到了2016年的下半年,头条将用户群有限(主要用户群是12-14岁女生)的北美产品Musical.ly进行研究开发,一个多月之后推出了一款叫A.me的产品,也就是后来的短视频。可以看出,头条的产品是先源于一个假设,然后用极短时间开发出产品,快速投到市场,不断换各种策略去验证之前的假设。短视频这种现象级的产品是经过一系列试错中迭代的结果。

关于短视频“横空出世”的背后,短视频也在微信官方发布过一篇《短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创业故事》,讲述了短视频是如何一步一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抖抖红小编细究了一下短视频的历程,整理了一些小伙伴们在发展自己的“短视频之路”时,可以去借鉴的一些点。

一、踩对市场“风口”

创业之路的崛起,不仅靠聪明才智和强执行力,还要踩对风口。如:短视频在开发初期,抓住了短视频产品中视频播放类型里没有覆盖“15秒视频”的风口。目前小伙伴们在“短视频之路”上可看到且还有空间的风口是“Vlog”。如果想寻找新的风口,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报告进行分析思考,但是这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该市场的饱和度,所以还是要抓住未来的机会,这需要我们去探究和思考。

二、找到用户“第一”需求

做一个产品,通常想先把握产品定位,其实发现用户需求才是产品创建初始的线索。那么如何去发现用户“第一”需求?

1. 观察

用户的行为路径是最真实的反馈,他们每天都在用的功能足以证明他们的真正所想。以观察者的身份,在不干扰用户的前提下,观察用户每天是怎么生活的,在各种问题面前如何做选择,选择买什么样的消费品?然后思考这些用户行为反映出怎样的用户需求。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他人行为细节,也可以在短视频上或其他平台上观察他人记录的生活或喜好等。

2. 看需求背后的动机

我们在进行用户需求调查时,要改变视角,需要更多地观察用户的场景和行为方式。用户需求并不是用户正在做的事情,不是用户想要的某种产品功能,不是统计数据,而是要洞察用户需求背后的动机,需要用同理心去体会和理解用户需求。像我们在看评论时会有用户评论“想看......样的作品”等,那我们就要思考用户想看是因为纯属娱乐呢?还是想获取知识或其他?这样才能找到用户的“第一”需求。

3. 满足用户“第一”需求

用户会选择一个能看得见的答案,而不会告诉你那些他从来没听过、从没想过的那些选择。所以在察觉到“第一”需求后,我们要输出相对应的内容,才能满足他们隐藏的“第一”需求,才能让用户在“短视频大海”中选择你。

三、勇于“试错”

找到用户的第一性需求之后,下一步就是去检验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需要通过产品试错和迭代来实现。所谓试错,是花费较少的成本,对产品的未来进一步的验证,或者是探路成本。行业里经常提一个概念叫“快速低成本的试错”。怎么试错?

1. 提出需验证的问题

在趋势刚开始之时,很多问题是极不明朗的。试错首先必须明确地提出要去验证的问题。比如当时头条在思考“短视频是不是更好的内容消费媒介?”这一问题时,短视频被市场视为没文化的人才看的内容。当这个问题被短视频验证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一系列雨后春笋的短视频产品。当你在创作内容时,有些选题趋势是同样需要去验证的。

2. 确定验证的评估指标或判断依据。判断趋势是否成立,需要找准关键指标:

A.频次,不仅指用户使用的频次,还包括目标用户在全人群中的比例。刚开始,你所经营的账号在测试阶段,发了不同热门类型的视频,我们要去分析视频喜欢的用户类型是否是符合你后面进行内容变现的群体,像有些纯属搞笑的视频可能有高频的流量,但群体类型比较分散,后期建立商业模式时难成立。

B.获客模式。如果获客效率极低的话,整个商业模式再好,最终也会崩溃。需要提醒一点,不少经营账号者在早期的用户获得可能是用特别的方法,获客成本低,但这种方法往往无法复制。所以对于试错来说,创作者要试的是一个可复制、可规模化的一个获客方式。

3. 快速低成本做出产品

试错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用户核心需求,而不是为了完美的产品。很多成功产品的第一个版本,从立项开发到真正上线,一般都不超过一个月时间,比如说微信、WIFI万能钥匙以及短视频头条等。大多数的用户需求其实并不复杂,把核心的用户第一性的需求满足即可。在后期“试错”阶段过后,为了更好的经营,当然需要对后面的内容创作进行优化。

三、用户对于产品定位的排斥及接纳

1.一句话要能说清产品特点

产品一定要非常简单清晰地告诉用户,我是谁,我能解决什么问题。像在互联网时代,手机里上百个APP背后可能有几万家公司在竞争。对用户来根本接受不过来,没有耐心听你说第二句话。用户只能接受简单的东西。复杂的呈现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干扰。所以我们在设置个人主页和做视频风格的时候要简洁、清晰、明了。

2.同质化竞争几乎必败

用户会给每一个产品在心里留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如果被某一品牌占据,其他品牌的机会就很小,因为去改变用户习惯,非常困难。阿里巴巴旗下口碑其实体验并不差,数据库也全面,同时优惠力度可能更大,但大众点评在市场里面十几年的的积累,让所有用户形成习惯,找餐厅上大众点评,让口碑难以撼动用户。同理,当我们在完成“试错”阶段后,在内容输出的类型上我们要正视“同质化”问题,太多人做且时间久的内容会让用户形成习惯,但与APP的产品特性不同,相对于内容视频经营者来说,“同质化”严重的内容如果有更好的创新,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但是“照搬”必败。

没有哪个产品生而伟大,每个优秀产品都离不开“从0到1“的过程,通过不断试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对于内容创作也是一样的,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摸索。从0到1的方法论并不是唯一的,它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它们不会盲目追随那些已经成功的产品,反而用大量的时间去认真思考,思考用户缺少什么,市场需要什么。

首家短视频营销服务上市公司旗下的“抖抖红”(www.doudouhong.com)致力于打造短视频全球移动整合营销闭环生态链。业务包括:短视频培训、短视频培训机构、短视频课程、短视频营销培训、短视频涨粉、短视频流量变现、短视频红人营销、短视频代运营、短视频信息流广告、短视频内容创作、短视频直播基地合作等全链条服务。

网址:短视频的成长之路 https://klqsh.com/news/view/47847

相关内容

短视频入局,激发影视创作变革
新手如何做短视频(新手完全指南:如何制作精彩短视频)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短视频从本质上推进了共享共创
《短视频与社会创新研究报告》:短视频驱动社会创新走向共享、共创
vlog,短视频文化中的新力量
短视频制作有哪些小技巧?五个短视频制作小技巧
网络文化视角下的短视频:创意、娱乐与社会影响
为什么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短视频
Vlog视频拍摄构思与思路 制作Vlog视频的步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