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与负罪感

发布时间:2025-07-24 02:14

《罪与罚》探讨犯罪与救赎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经典著作#

乐趣与负罪感

《乐趣与负罪感》是德国心理学家伊尔玛·迪尔巴·布尔瑙茨基创作的心理学著作,2003年由杨毅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围绕精神分析理论,探讨童年经验内化的负罪感对成年心理的持续性影响,分析其在家庭互动中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生活乐趣的抑制作用 [1-2]。

该书通过临床案例解析,构建六个递进章节阐释负罪感的显性表现与隐性影响,提出通过情感认知重构、思维模式调整实现心理解放的具体路径。作者强调正视负罪感与乐趣两种基本情感的冲突关系,主张通过协调二者打破心理障碍,引导读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1-2]。书中包含"负罪感阻碍我们的生活乐趣""隐蔽的负罪感的各种表现"等章节,系统梳理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2]。

中文名乐趣与负罪感

作    者(德)伊尔玛·迪尔巴·布尔瑙茨基

译    者杨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4月1日

装    帧平装

ISBN9787208045064

本书作者认为,没有交往能力,事业发生困难,似乎毫无理由的抑郁沮丧,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隐蔽的负罪感造成的。这种负罪感在人们的童年时代被内化,而后被遗忘或压抑,它对人们生活乐趣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抑制或阻碍作用。与负罪感相对的是乐趣——对于爱的生命的乐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乐趣。乐趣与负罪感都是人们的基本情感,它们紧密相连,但却经常相互阻碍。 [1]

前言

一、 负罪感阻碍我们的生活乐趣

负罪感怎样能控制我们的生活

负罪感

小练习

我的路

乌拉

汉斯

罪责,负罪,负罪感?

我过分要求?或者从改变开始!

格特鲁德

做一个好人的需要——孩子怎样学家长

家长总是对的

帕特里克

在家长面前我们总是孩子

管理我们情感生活的三个机构

成年我的产生

恐惧、负罪和妒嫉——童年时代的遗产

在自我对话中怎样表达出我们的负罪感

“我必须”

自怨自艾

小小的训练

二、 隐蔽的负罪感各种表现

为了爱父母,孩子做一切事情

隐藏的情感产生负罪感

你有责任!

隐藏的信息唤起我们的负罪感下意识的信息

双重信息

自我惩罚——利用负罪感

负罪感和权利

工作和生活中的负罪感

无意识的负罪感阻碍关系发展

破坏一个关系——维奥拉

三、 通向乐趣的道路:再次感觉我们的基本情感

四、 带着情感生活

五、 乐趣或者怎样能让您(几乎)成为一个新人

六、 走向一个充满乐趣的生活

后记

乐趣与负罪感

【书名】乐趣与负罪感 【图书风格】心理类 【简要总结】本书是由伊尔玛·迪尔巴·布尔瑙茨基所创作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乐趣与负罪感的徘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的同时,去勇敢的克服负罪感带来的恐惧,让自己时刻都充满着乐趣。 【推荐指数】⭐⭐⭐⭐⭐ 【个人

乐趣与负罪感

【书名】乐趣与负罪感 【作者】伊尔玛·迪尔巴·布尔瑙茨基,在心理学方面颇有建树。 【图书风格】 心理学书籍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现实普及和应用,心理自助的读物。主要是精神分析学的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作者的

乐趣与负罪感

〖书名〗乐趣与负罪感 〖作者〗伊尔玛·迪尔巴·布尔瑙茨基 〖推荐理由〗内容深入简出,浅显易懂 〖推荐指数〗 〖感受〗一本关于心理学现实普及和应用,心理自助的读物 主要是精神分析学的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Eric Bernard的理论对弗洛伊德

参考资料

1乐趣与负罪感.心世界网 [引用日期2013-01-16]2《乐趣与负罪感》.易文网.2023-02-23

网址:乐趣与负罪感 https://klqsh.com/news/view/48478

相关内容

自媒体:如何化负担为乐趣
乐趣与兴趣:探寻两者的边界(乐趣与兴趣的区别)
生活乐趣,生活有几大乐趣
淘趣工坊:手工美食爱好者的灵感与乐趣新天地
让生活充满趣味与快乐
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人生乐趣的真谛与实践
在生活的挑战中寻找乐趣与自我平衡
兴趣爱好:在热爱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惊喜:探索与分享的乐趣
趣味生活:每天快乐的秘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