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志”是我打算在今年写作中新增的一块内容,放到周日写,来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好玩、有趣、值得记录的事情。
有些在当时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或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渐渐淡忘,而若是记录下来,什么时候翻出来看看,都会仿佛一下子回到当初的情景中来,让你心生欢喜。
这也是在当下的写作中,为数不多的会写成故事、叙事类题材的文章。这样的记录本身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
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做吧。
2
我家的窗台上,总是有固定的几只大猫出现。一只黑色,一只白色,还有一个黑白色。最早发现猫的是爸爸,去年春节的早上,大概是年三十或正月初一,我们全家人刚吃完早餐不久,爸爸忽然说:“看,窗台上有只猫!”果然,一只黑黝黝的、长着长猫的黑色大猫,正站在窗台上,用它一双黄色的圆眼睛往屋里瞧呢。
刚好那天炖了羊肉,爸爸说,给它喂块肉吧。那只猫似乎被我们吓了一跳,不知又跑到哪里去了。我们打开窗子,把一块羊肉放到窗台上,等它再回来的时候吃。
后来,那块羊肉只剩了骨头,再后来连骨头都不见了。不过我们也好久没有见到它。
春夏之交的时候,有几天我总是听到靠窗屋顶上传来“嘶嘶嗦嗦”的声音,开始以为是什么大虫子飞到了上面的排气通道里,翅膀触碰管道发出的声音。接下来几天,发现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像一只大虫子能制造出的噪声,而是更像一窝老鼠类的东西,时不时搞出很大动静。
夜晚,我独自在屋里安静地看书、写文章的时候,常常听到上面传来的声响,有一次都想打电话给物业,让他们来瞧瞧。但就在这时,看到了一只黑色大猫出现了,毛比冬天的那只短,色泽光亮。我们猜想,也许上面是它的窝吧。
又过了几天,从上面传来小猫的叫声。与此同时,一只黑白色的花猫也时不时会跳到窗台上来。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听上面有没有什么动静,或者去窗台看看有没有猫。后来发现,那只黑猫是母猫,黑白猫是公猫,两只猫轮流照看着它们的小宝宝。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这么“顾家”的猫爸爸,每天太阳落山时,它跳到窗台上,或回到窝里看着小猫,每天清晨的时候,再离开。黑猫的行踪更隐蔽一些,但从观察到的结果看,它俩基本是排好了白班和夜班,各司其职。
盛夏天气太热,最热的那几天,没有听到小猫的叫声,偶尔可以看到黑白猫跳上窗台,但也是匆匆跳进窝里,很快又出来,离开。黑猫则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猜想,也许是黑猫带着小猫搬家了。
我和老公晚上散步时,就开始格外留意小区里的猫,希望看到熟悉的身影。又过了一段时间,在离家不远的树上,看到了一只大黑猫,和两只小黑白猫,它们惬意地卧在树枝上,享受着夜晚的习习凉风。
有一天,老公在散步时突然说,他想买些猫粮。我扭头看了看他,觉得他可真逗。随后,我们的日常支出中就多了一项猫粮。每天晚上散步的时候,拿着一个盛满猫粮的小盆,一边走一边看哪里有猫的身影,然后把猫粮到在它们出没的地方。
这里的猫对人的警惕心很强,它们往往是见到人靠近,就嗖地跑掉,或者躲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谨慎地观望着,即使给它们放了猫粮,它们还是待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你转身走开、走得足够远了,它们才悄悄靠近,去尝尝猫粮。
而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们谈论着不同猫的颜色、毛发,谈论着它们各自的地盘,谈论着小猫可能是哪两只猫的后代,等等。喂猫这件事,最初我觉得它是件没有必要的、乱花钱的事,但实际上却发现这个过程让人放松又开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