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消费1500元!过上“不消费”的生活,杭州姑娘觉得更快乐了

发布时间:2025-07-24 20:23

设置消费上限,比如每月娱乐开销不能超过收入的30% #生活技巧# #财务管理技巧# #消费控制#

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你能坚持多久不消费?

如今,就有一批年轻人坚持“少消费,少持有”的生活哲学,他们减少购物次数,舍弃不必要的物品;与此同时,把更多精力集中在享受免费的资源上。

比如杭州女孩素素,已经坚持“不消费获得快乐”一年多了。她时刻提醒自己:少消费,多享受免费的资源。

23岁的素素,在一家语言机构当英语老师。谈起自己的理念,她解释道:“其实‘不消费’不代表完全不花钱,只是说不买没有意义的产品,把精力集中在享受免费的资源上。”

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产品?在素素眼里,大多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非必需品都算。“盲盒、毛绒玩偶、非真金白银的首饰、快销品衣服……这些东西单价不高,但买回来之后常常闲置。”

素素说,自己曾经也是爱剁手的人。“我收集过很多东西,比如hello kitty,还有各种冰箱贴。”

理念的转变,出现在大学毕业搬离寝室的时候。当时,素素看着自己的小玩意们,第一次出现了厌倦的情绪。

“我有一个室友是个很极简的人,走的时候一个24寸行李箱都带走了所有东西。而我找了两个朋友帮忙,最后装了四五个纸箱子才把东西寄回家。我们寝室在六楼,没有电梯,搬上搬下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之后,素素开始有意识地暗示自己“少买,多体验”。她给自己定了几条规则:

除去消耗品打折的特殊情况,其他东西一律不囤货;

遵循“一进一出”原则,相同功能的物品只能有一件;

每个月至少逛一次公园、去一次博物馆或者图书馆;

能自己做的东西,尽量不买现成的;

……

做到了这几条,除去房租,素素的月消费基本控制在1500元左右。“能让我花钱的,要么是生活必需品,要么就是能带来特殊体验的东西,比如短途旅游。”

素素如今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杭州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只要没有安排,我都会去图书馆,有时候是备课,有时候单纯看看书。周末很多学生都会来写作业,和他们坐在一起,我也感觉自己变得动力满满。”

除此之外,她还发掘了一系列让自己快乐但不怎么花钱的小事。

“坐在水边发呆,看波光粼粼的湖面,这样的画面我总是忍不住拿手机记录。”

“坐公交车漫无目的地晃悠,第一次这么做是抽签抽到了这条,尝试过之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很喜欢。只要不赶时间,我都会优先选择坐公交车。”

素素说,自己在杭州最喜欢的公交线路是只在工作日开的520路,“从武林广场到钱江新城,全程不长,双层车上层的视角很好,刚好可以坐到图书馆。”

“逛博物馆,一定要一个人逛,我很享受那种和过去对话的感觉。”

只要自己有空,素素都会选择自己做饭而非点外卖。“现在外食也很少了,总感觉外面的食物加了太多调料,失去了食物的本味。”

如今履行理念已经一年,素素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好了很多。“确实会有不理解的朋友,觉得我这就是‘抠门’,但我觉得舍弃掉不必要的消费,把精力集中在免费的宝藏上,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在豆瓣小组“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中,聚集着20多万位像素素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自称“消消乐”。

他们扪心自问:消费主义大潮下,我们是否只有通过买买买才能变得快乐、充实自我、获取人生意义?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家在组里各抒已见,分享自己心目中不消费带来的快乐。

和大自然多多接触,这是他们的共识。另一位常住杭州的网友分享了自己带着书去逛公园的心情:

“柳浪闻莺,我很喜欢在晴天去,阳光从树缝中透出来,像森林。赶巧遇到空位,就抓紧坐下,享受片刻风吹哪页读哪页的自在。”

变废为宝则是另一种快乐。有人从垃圾桶里发现别人丢弃的花,毫不犹豫地带回家做成了手工。

有人发问:“逛街的时候预设了不消费,所以总是没法享受这个过程了,该怎么办?”

很快有网友回复:“我会把商品当成大自然的花草一样欣赏,购入对我来说是负担。当你搬家丢过一大堆未开封的商品;当你发现自己消耗东西的速度没有预期那么快;当你从‘空瓶’中找到‘减负’的乐趣,找到‘物尽其用’的乐趣。”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一起说说!

网址:月消费1500元!过上“不消费”的生活,杭州姑娘觉得更快乐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58890

相关内容

月消费1500元!过上“不消费”的生活,杭州姑娘觉得更快乐了
杭州体育消费券来袭!健身、购物轻松省钱,你准备好了吗?
“情绪消费”热兴起 “消费快乐”与“快乐消费”促进市场多元发展
聪明消费,快乐生活
消费观:如何理性消费,享受生活
情绪消费:新消费理念下的情绪价值与快乐延续
低消费生活:内心的平静与快乐才是王道
宜家杭州十周年:一元小甜筒成销冠,7000㎡新空间装下更多生活想象
理性消费,才真快乐
消费不浪费 年轻人爱上“闲鱼”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