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且快乐,真实而无趣

发布时间:2025-07-25 06:12

从书本中获得的快乐,无价且真实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个人体验#

很久之前的一个周末,我去一个公园闲逛,回廊的木头座椅上面红漆都快掉光了,我就坐在那看一堆小孩来来回回地跑跳嬉闹。

在离我不远的空地上,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那玩滑翔机模型,估摸着俩孩子都已经七八岁了,但是他们玩滑翔机竟然不是顺着机头的方向扔出去,而是调转过来,拿着机尾往前扔,自然是屡屡“坠机”。

我原以为是两个小孩故意这么玩,观察了好一阵发现,可能真就是不太会玩。如果是我给我女儿买这么个玩具,我肯定就直接教她“正确的方法”,甚至会态度强硬的纠正她应该怎么怎么玩。

想到这,我发现这样的爸爸其实还挺扫兴的,因为小孩子做游戏,如果不是很危险或者不道德的游戏,作为家长一定要把说教放进去,反而会错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何尝不是父母最重要的一个老师呢?我女儿经常有很多奇思妙想让我感觉惊讶,而且她很会提问题,是那种根据她观察到的一些事实,通过自己的逻辑判断推演出来的问题,所以常常带给长辈们惊喜和欢乐。

其实,探索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寻找一个终极的答案。但回过头来,往往会发现,那些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体验本身远超一个答案,所以人生的意义真的很难被定义。

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绝大部分人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没有办法从身边其他人那里得到解决方案,或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很难想通,于是就顺其自然地拿起了书本。

我之前在不同场合做读书分享的时候,都会提一个观点,读书不一定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因为认知的提升或者认知边界的拓展是我们主动思考的结果,那些直接从书本里得到的结论和答案并不能成为我们认知的一部分,甚至会让我们陷入教条主义,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照我这么说,读书岂不是没用了?

那倒也不是,我刚才强调主动思考的重要性,其实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引导你思考,读书的过程往往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

所以说认知的过程也很重要,回到开头小孩子玩游戏的例子,直接给答案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才是更优解,人这一辈子,独立思考是稀缺能力。

但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它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怀疑精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会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找解释问题的答案。

可惜的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提升认知的愿望却往往不随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而动,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不一定能够帮我们真正的提升认知,更好地认识自己、与自己相处。

这是因为我们身处现实世界中,其实受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影响,并不能真正获得“孑然一身”的自由。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让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他在《理想国》中所讲的这个故事吧。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有一些特定的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这些器具就是根据现实中的实物所做的模型。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囚徒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眩晕(就像才从电影院走出来一样),但是没有关系,他会慢慢适应。此时他看到有路可走,便会逐渐走出洞穴,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世界,此时,他会意识到以前所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洞穴,而以前所认为的真实事物也只不过是影像而已。

这个时候,他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返回洞穴,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真实世界。最终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结果就是他选择了返回洞穴,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也使他们走出洞穴,但他的同伴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故而认为他在胡言乱语,根本不会相信,并且会绑架他,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杀死他。

以上就是“洞穴之喻”的故事。

洞穴之内的世界指代我们可见的世界,而洞穴之外的世界代表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这个隐喻的本意其实跟苏格拉底之死有很大关系,而通过后世对其不断地解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似乎都希望能做那个扭头去看火光的人,但我们不确定自己是主动扭过头,还是被一股力量驱使,被动地扭过头。

人是习惯于,甚至喜欢沉溺在一种自欺之中。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洽的逻辑,以证明自身行为的合理性,进而才能获得真实的存在感,这是我们活下去的驱动力。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敢于一次次质疑自己、否定自己,然后又一次次地站起来,继续向前走。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无趣,而有趣的只是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答案本身。

如果我们想打破这种习惯或者困境,那就真的要借助外部力量,书籍恰好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我不理解不读书还喜欢长篇大论教育人的那种人,他们既没有探索的乐趣,也没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但他们好像也很快乐。

无知且快乐。

网址:无知且快乐,真实而无趣 https://klqsh.com/news/view/64085

相关内容

李东辉:探索生活中的无尽乐趣
在生活中发现快乐:细节中的无穷乐趣
如何让兴趣爱好点亮生活,带来无尽快乐
在无聊中寻找乐趣:生活的意外惊喜
品味生活中的无数乐趣
生活乏味无趣,增添乐趣方法在哪?
园艺联盟App:绿色生活,乐趣无穷
李大爷传授的快乐秘诀:如何从“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朴树昔日自述:音乐是无与伦比的乐趣
李健曾说:真正过得快乐的人,其实是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