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做自媒体/内容营销 《内容的力量》推荐阅读
电子阅读提供个性化的推荐系统,推荐符合阅读口味的内容。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电子阅读#
前些天在图书馆翻阅营销类的书,偶然发现一本《内容的力量》。看完感觉很赞,有用的知识点相当多。现在做些笔记加强记忆,顺便荐书。
这本书是澳洲作家 Dan Norris 写的,在国内比较冷门,豆瓣只有几个评论,还没法形成评分。有些方法比较老、不符合中国网络环境,不过还是有很多方法是相通的。下面开始笔记。
第一章:内容营销让公司飞速增长
内容营销就是写出有趣的东西,让公司受到关注并获取信任
这里的关键是"关注"和"信任"。你发布的内容应当对他人有帮助,引发他们对你的关注,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信任感。这些人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或优质用户。
内容营销需要长期积累
内容营销需要建立信任,建立信任需要长时间的。别人可能需要关注你几个月、几年,才会形成信任感。
网站权重或者自媒体账号的权重,都需要长时间发布优质内容去培养。权重高了,曝光引流能力才会上来。
你需要时间来找到自己的定位。开始做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内容受欢迎,自己应该做什么,这往往需要前期不断试错、摸索,锻炼自己的内容创作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方法论。
内容营销遵循长尾效应,越做到后期,积累的越多,越容易。正是所谓万事开头难,厚积薄发。
第二章:内容营销的基本功
开始做账号之前,先草拟内容策略
愿景和价值:你的账号希望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账号定位是什么。国内目前主流观点是做行业垂直账号,比如技术分享、宠物、摄影等等。账号如同产品,有个性鲜明的特点或者调性。你希望别人想到你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内容来源:你的内容打算怎么生产,从哪里获得灵感?如何长期稳定输出内容?
目标人群:你的观众主要是什么人,他们会在哪里交流(未来你可以在哪里推广自己)。
差异性:信息大爆炸时代,重复内容太多,你的内容是否新颖、差异化,不然别人为啥要看?
行业大佬:这个行业里面有哪些大佬?先关注他们,可以获取灵感、前沿资讯、专业知识,以后也可能有所交往,益处多多。
数据指标:怎么评判自己是否成功?这块目前都比较直观了,阅读、转发、点赞、收藏、关注量都是核心指标。
内容愿景的突破口:找到人们没被很好满足的需求
这一点可谓金玉良言!不仅仅是做内容,做产品、创业的,都值得好好思考这句话。如果你发现了某个细分的需求还没被市面上的东西满足,这就是个绝佳的切入点,拿去创业做项目都可以了。
毕竟现在内容井喷的年代,同质化产品、内容太多了,都在内卷。如果你要做的内容,前面有无数人都在做,也做的很好了,那你换做读者,会不会想要看呢?
逆向思考:把自己代入读者或者用户角色,想办法去寻找你需要的内容或产品。这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是用户痛点;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内容的空白区,这也就是你的内容切入点了。
内容质量、营销推广,两手都要抓
并且两手都要硬。作者认为前期应该70%精力做推广,后期花70%精力做内容。我感觉在你内容质量还不达标的时候,使劲推销也是浪费。先做内容,丢给大数据跑数据,不断培养内容制作能力,后期再做推广更合适。
投放豆荚的小伙伴都知道,如果你的广告视频质量不达标,花再多的钱去买流量,都是浪费钱——人来了留不住。先修炼内功,做出自己满意、用户也满意的内容,大数据会告诉你的。
第三章:内容营销的基本功
什么是好内容
1、推送后数据表现好的就是好内容
阅读、分享、收藏、点赞等都是很好的数据指标。
2、好内容是相对的
要以动态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早期蛮荒时代,原创就是好东西;内容井喷的后期,大家作品质量都上去了,你要比他们更好才行。核心秘诀就是你的内容超越竞争者。这一点,做公司做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怎么创作好内容
1、不要总想宣传公司产品
比方说你是做数据备份的,天天写数据备份知识,谁要看?你应该想你的用户群体是什么人,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内容,从这个角度去选题。
扩展思维:想个故事或者应用场景。比如某个顾客经常出差,他需要集中备份数据,从而引出你的数据备份的产品。这种故事有趣的多,用户爱看。以后想到数据备份,就会想到你的内容、想到你。
回顾开头最核心的一点,好内容是什么?内容营销就是写出有趣的东西,让公司受到关注并获取信任。如果你的内容乏味无趣,那么一开始就失败了。
2、关注你的用户群体
知乎豆瓣微信群,找到你的用户集中交流的地方,和他们混在一起。他们会给你无尽的内容灵感来源以及用户画像的素材,他们喜欢什么,有什么痛点,都会在此展现。如果能坚持给他们以帮助,则可能成长为意见领袖,好处多多。
3、比竞争者更慷慨
这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个观点,我也一直在践行此点。互联网产品经常靠“免费”来吸引用户。内容创作者,经常无私分享好东西的,会被称为“宝藏博主”,大受欢迎。
4、与众不同
现在同质化竞争太厉害了,想脱颖而出,观点新颖很重要。可以打破常规,或者从一些人想不到的角度去写东西。或者,增加一点趣味。比如罗翔老师,把枯燥的刑法讲得生动有趣,就是很好的创新,也很受欢迎。
5、让内容更可行
除了有趣,内容还要有用,最好是可执行、拿来就能用的。好玩又有用的内容,谁不爱呢。现在很多知识类UP主冒头,都是以幽默的方式、分享有用的知识这条路线。你的内容推送后,很多用户收藏、转发,或者留言支持,说明你这个内容很成功了。
6、讲更好的故事
爱听故事大概是人类的天性。正如前面说的,收集或者创作行业案例故事,分享故事,更容易吸引用户去看。
怎么找内容主题
不知道写什么,怎么找主题?方法多多,分享几个。
1、知乎、豆瓣或者其他类用户聚集点,尤其是知乎,五花八门的用户提问,都是内容主题来源。交流群、用户咨询也都可以成为内容来源。
2、参考同类账户,这是短平快捷径,但不要照抄。多关注一些,获取最新消息和刺激灵感就行。
3、微博、百度热搜榜单,时刻关注有没有和你行业相关的热门事件。
做你喜爱并擅长的内容
这一点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很多中国的自媒体大V也有类似观点。做自媒体、做内容想成功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九死一生。做你擅长领域的内容,你有专业优势;做你擅长并喜爱的内容,你将立于不败之地——即便没成,你也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过程即是获得;你不会觉得没时间做内容,有空就会想去做它。
重要的是,内容并不要局限于文字,视频、直播都可以,设计师、程序员可以直接做专业范畴的产品,产品即内容。找到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东西,持续去做,百利而无害。
排版舒适易读
文字内容,尤其是手机阅读的,多空行,减少阅读压力。
内容要有公信力
自身属于专业、有公信力人士那是最好。如果没有,可以多借用专业数据、文献资源,引用行业大佬的内容,增加公信力和可信度。
第四章:如何做到差异化
做行业的揭秘者
行业揭秘总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出于利益考虑,大部分从业者并不愿意曝光一些行业内幕或者潜规则。而你做出这样的内容,既能吸引流量,也能解决用户点痛点,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如何成为揭秘者
首先,列举本行业搜索最广泛的五大词句。比如,“做会记记账要多少钱?”然后去百度搜索这些词。如果搜索结果里面并没有非常好的网站/媒体账号,或者整体上的内容结果不能让你满意,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
针对五大核心问题词句,做进一步细化拆分,获得更多的内容题材。如:“如何减少记账成本。”当然,在国内环境,想找行业问题咨询,知乎、豆瓣、贴吧都是很好的地方,大量的用户在此咨询讨论。
此处应注意:1、内容最好有个人风格,让读者感觉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械工作的臭小编,或者冷冰冰的企业号。2、不要攻击竞争对手。应该做用户的朋友,提供客观知识教育用户。最终品牌高下区分,用户自有公道判断。切记贬低对手并不能抬高自己,建立信任感。
做慷慨的施予者
做内容,先要慷慨奉献,即用互联网行业的“免费策略”去获客。免费资源、教程、插件等等,用户需要的,你能提供的,免费送。甚至,时间也是资源,花时间免费回答网友的提问,也是奉献。
第五章:扩大规模 建立内容营销机制
管理与意见领袖的关系(傍大佬)
如何傍大佬?首先是施予。能帮到普通用户的时候,我们前文建议是要尽量帮的。有机会帮到行业大佬的话,自然更要卖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互动、帮助方法。
1、在自己的媒体平台推荐这些行业大佬,对用户有益,对你对大佬都有益,三赢。事情做多了,大佬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给他推荐用户,那就可能是友谊的开始了。
2、不断提高自身内容质量。有些行业大佬看到一些内容好的账号,可能会主动分享。如果你自身内容质量很差,就算勾搭上了大佬,他们也不愿意推荐你的账号,败自己人品。
3、如果你公司是做产品的,有些是行业大佬需要的,可以免费赠送,简单粗暴建立联系。或者你是做服务、咨询行业的,类似这些情况,可以用你的专业技能帮助大佬,那不要吝啬。
4、大佬明确表示需要帮助的时候(一键三连、互动、问卷调查等),积极参与。露脸多了,混个脸熟也是很好的。大佬的付费群、免费群,加入;或者大佬的产品你用得着,买起来。
总之,产生关联的方式很多,有机会就去做。在你内容质量较好的时候,账号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有时候大佬的随便一个推荐,就能给你带来大量的新用户、优质行业用户。
建立内容价值确认表
做内容之前、之后,参照此表,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位了。
实用吗?本文有什么用途?
有创新吗?网上是不是有很多雷同内容?
有价值吗?提供专业价值,或者情绪价值?
可执行吗?读者看到之后,可以拿来就用?
适合分享吗?有没有给读者分享的动机?
吸睛吗?读者看到标题有没有点击欲望?
文字顺吗?内容是否流畅易读?
有趣吗?有趣是非常好的加分项。
篇幅充足且内容详尽吗?专业向的内容建议完整、有深度。
文章排版
这块我参考了几个比较喜欢的文字类型大佬(和菜头、小道消息、九边)等,发现几个共同点。
首行不空格,也不用奇奇怪怪的居中、花花绿绿等排版方式。段首空格是电脑博客时期的特点,到了手机端会很难看,不整齐。
一句话不宜太长,注意断句,太长的句子看的人累。其次,勤分段,几句话就是一段。这也是为了迎合手机端舒适阅读习惯,避免读者疲劳乏味。
注意以下毛病
烦冗累赘的语气词,比如“我想、等等、之类”。这其实是我的老毛病,非常口语化,啰嗦字多。得改!
没有标点符号的长句,看的人累死了。
一个段落太长,不分段,也看的累人。
鬼扯或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这也是我的毛病,得改。我总喜欢信马由缰、东拉西扯,想到哪写到哪。现在看来,是问题,得改。做内容营销不是写个人日记,读者时间很宝贵,珍惜他人时间胜造七级浮屠。
内容营销人员工作指标
每月发布10篇文章,6篇原创4篇他人投稿。
每月要有一篇超过50次分享的热文。
每月粉丝/阅读量增长5%
坚持,成为把“鸟事”做好的5%的人
很多年前,我在看行业红宝书的时候,作者分析过自己为啥不怕分享秘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说大部分人看完之后,并不会强有力地执行下去,能学以致用的总是少部分人。
这本书最后的观点也是一样。学了,然后发生改变,去执行才行。对于这本堪称工具书的书,看完就扔,基本记不下多少内容;哪怕是做了读书笔记,也没多大用。最重要的还是拿去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使用所学到的方法原理。
以上是我的一点笔记,仅摘录触动我的。看完觉得有用的话,建议还是看整本书。书里面有很多翔实有用的案例,我这里没法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深入讲解的理论,我这限于篇幅也不会详细说明。
观众老爷们喜欢本文的话,希望顺手点个赞、点下“在看”,分享朋友圈那是更好。这些互动会让大数据认为此文甚好,给我更多的流量曝光,对作者来说很重要。
网址:如果你想做自媒体/内容营销 《内容的力量》推荐阅读 https://klqsh.com/news/view/65938
相关内容
自媒体时代,我们该如何做营销市场营销《自媒体终极秘诀》书籍简介,图书推荐
微信阅读推荐:八大优质公众号不容错过
叮当书城:你的专属阅读推荐引擎
为什么品牌方越来越看重在小红书推广?如何做好小红书运营?
《小红书运营指南》:开启你的内容电商之旅 – 借一步网
小红书运营专员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
自媒体运营不下去了?这10本书一定会让你不再困惑
自媒体新时代:活人感与真实内容的崛起
电子书订阅服务:持续获取新鲜阅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