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流理论”汲取成事智慧

发布时间:2025-07-25 17:33

智慧的生活态度:从哲学心理学中汲取智慧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能有效激发个体潜能,而“心流”作为其中的一种理论,被很多企业家、管理者广泛关注并加以应用。心流,是指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感到充实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它的产生往往符合三大原则,即目标清晰、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把心流理论放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也能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目标清晰原则——“抵御熵增”增强干部定力。“心流”所代表的状态和原理,早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存在,“读书不觉已春深”“王羲之吃墨”等所体现的“废寝忘食”状态就类似“心流”,让精神高度集中在一个清晰的目标上,而目标清晰的背后是内心的坚定和纯粹。心流理论应用了物理学中的“熵”,通俗地说熵就是“混乱”,放在心理学中,熵越高,意味着内心越混乱摇摆。从干部成长来看,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往往能够专心致志地把一件事情做好,目标清晰,不受干扰,这是“低熵”的体现。而随着干部年龄、阅历增加,所设定的目标被更多外界因素干扰也就是“熵增”,导致干部很难将所有心力整合到服务于统一目标上去。由此来看,持续“抵御熵增”保持“低熵”更利于干部成事。“抵御熵增”需要从外部营造单纯简单、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干部更能集中精力去干事创业。同时,党员干部自身要在叩问初心中保持住那份认真和专注,避免被外界纷扰打乱节奏,在笃定追求目标的同时实现定力进阶。

即时反馈原则——“感知进展”提升干部耐力。“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会离顶点更进一步”。做就做好、干就干成,是最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很多干部立下了目标,最后无疾而终,背后原因是耐力不足,而“即时反馈”能让人专注于当下表现并改善表现,有效延长耐力。运用到干事创业中,即时反馈“好的进展”,能让干部更加地专注到完成目标中去。即时反馈“坏的走势”,能让干部在及时矫正偏差中精确走向目标。反之,在长久无法得知进展的情况下,干部就会陷入猜疑和自我否定,最终半途而废。对于干部管理来说,要即时反馈成效,更多地采用通报成果、奖励表彰等手段让干部感知进展,让努力有“被见证感”,从而提振信心。对于干部自身来说,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便有的目标需要久久为功,无法在短时间即看到收获,也要善用“心理暗示”,学会在努力的过程中创造一些“里程碑”事件,从而保持韧劲实现耐力进阶。

挑战与技能匹配原则——“适度压力”释放干部潜力。心流的产生是依赖于个人能力与这个事件挑战难度的匹配。挑战与技能不匹配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太简单,干部得心应手,久而久之会觉得枯燥无味,陷入消极情绪;一种是太艰巨,会让干部一开始尝试就信心受挫,从而放弃并陷入自我怀疑。这两种都不利于激发干部潜能,只有与技能匹配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才能最大化激发潜能。运用到干部培养中,不能片面秉持“多压担子早成才”,让干部“超限”承受“担子”,违反人才培养规律,造成心理失衡和精神压抑。但也决不能不压担子,“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没有压力将会丧失动力,要在“挑战与技能匹配原则”基础上压担子,让干部持续承受适度压力,要避免干部长期从事同一工作而倦怠,善用交流手段,让干部在接续迎接新挑战中充满活力、释放潜力。

党的队伍建设应善用心理学,去有效增强干部定力、提升干部耐力、释放干部潜力,在干部个体干事成事的同时,推进事业整体进阶。

(什邡市方亭街道办  黄清文)

网址:从“心流理论”汲取成事智慧 https://klqsh.com/news/view/68702

相关内容

读书的乐趣: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樊登推荐一生必读的十本书:从书中汲取智慧,让人生更丰盈
校园励志书籍展:在书香中汲取力量,共筑成长之路
人生快乐的多重智慧:追求理想与内心满足
2320品读论语: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智慧
中老年人金钱观中的智慧与幸福哲理
从生活小事中汲取力量:秩序感的惊人作用
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创意灵感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意灵感
鼓励孩子阅读名人传记,汲取榜样力量助成长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