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翻车真相,明星逃税从个案到连续剧,还是处罚太轻了
逃税、偷税行为将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 #生活常识# #法律法规#
2025年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的一则通报引爆全网——网络“大V”司马南因偷税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926.94万元,其违法行为横跨2019年至2023年,涉及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个人少缴税费462.43万元,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少缴75.32万元。讽刺的是,这位以“爱国卫士”自居的公众人物,曾多次在社交媒体批判薇娅、范冰冰等偷税行为,如今却成为税务黑榜的主角,其“双面人”行径引发全民声讨。
一、明星逃税:从“个案”到“连续剧”
近五年,娱乐圈税务丑闻频发,形成一条清晰的“塌房链”:
范冰冰(2018年):通过阴阳合同偷税8.8亿元,创下当时纪录;
郑爽(2021年):拆分片酬、利用“增资协议”逃税1.9亿元;
薇娅(2021年):隐匿直播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性质,偷税13.4亿元。
而司马南案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偷税手段更显“系统性”:通过关联的6家企业(3家已注销,1家被吊销)进行税务操作,其中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影视策划中心成为主要工具,虚列成本、违规享受小微企业税率优惠,最终被大数据稽查锁定。
二、法律困境: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对首次偷税者仅要求“补缴+滞纳金+罚款”,无需承担刑责。例如司马南补缴及罚款总额虽达926.94万元,但其作为头部网红,仅抖音平台粉丝便超3700万,商业变现能力极强,违法成本相较收入微不足道。反观韩国,艺人宋承宪因逃税2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50万元)遭作品全面下架、行业永久禁入,其惩戒力度远超我国。
三、社会危害:扭曲价值观的“毒瘤”
明星偷税不仅侵蚀国家财政,更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造成恶劣影响。很多艺人大V出现税务问题后,其团队便想办法搞助农,搞慈善,然后再捐款转移视线。这种“逃税时肆无忌惮,曝光后慈善洗白”的套路,本质是将纳税义务偷换为道德施舍,严重损害社会公平。
四、制度建议:建立“税收信用黑名单”
行业禁入:偷税超500万元者永久禁止演艺活动及商业代言;
作品下架:涉事艺人影视、综艺、直播内容全网删除;
联合惩戒:限制高消费、禁止乘坐高铁飞机等。
税务专家叶永青指出,大数据稽查已能精准锁定“隐匿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未来需进一步将税收信用与行业准入挂钩,彻底杜绝“边偷税边捞金”的乱象。
结语:
封杀偷税艺人并非“一刀切”,而是捍卫“纳税光荣”的底线。当公众人物将爱国沦为表演,将法律视为儿戏,封杀便是对社会良知最基本的交代。
网址:司马南翻车真相,明星逃税从个案到连续剧,还是处罚太轻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73255
相关内容
最高法加码文娱领域逃税惩处力度!明星、主播涉税案件屡见不鲜 薇娅被罚13.14亿目前系最高纪录明星偷税漏税,处罚有多严厉?
那些上亿身家明星逃税漏税被罚,大快人心!
偷逃税是明星最拙劣的表演
千万粉丝网红夫妇涉嫌偷税,被追缴、罚款317万元!还有这些明星也曾被罚
去年曝光6起明星和主播偷逃税案 到底都是哪几位
新京报:郑爽偷逃税被罚2.99亿 给明星艺人再上了一堂法治课
大盘点!除了邓伦偷税逃税还有哪些明星偷税漏税呢?
经济日报评“张恒被罚”案:娱乐圈偷逃税于法不容
以案释法:税收大数据下,明星偷逃税款的行为该刹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