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懒”诗人:一生只写2句却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历史文化:古人用诗词传递情感,富有诗意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小常识#
我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家,以及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经千年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甚至连西方和日本史学界中的学者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
这些评价,无不在强调宋朝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都是宋朝人。宋朝能有这些成就,是因为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强调要“以文治国”,在他之后的皇帝,都沿用了这一治国思想。所以,统治了中国319年的宋朝才会给后世留下一个“轻武重文”的印象。
除了“唐宋八大家”里面的宋朝诗人外,还有一位宋朝诗人非常出名。他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他的两句诗。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这诗还只有两句,因此他也被称为是“史上最懒诗人”。此人,就是苏麟。他写的是哪两句诗,让他一举成名?
苏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时期杭州的一个县巡检。他写的诗,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关。宋史书《清夜录》记载:范仲淹在杭州担任知府时,对部下很宽厚,经常举荐跟随他身边的人做官。据说杭州城中的文武官员,大多都得到过他的推荐或者提拔,以及受到过他的关心和帮助,故官员们都还能崇敬范仲淹。
然而,在外县担任巡检的苏麟,由于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没得到过范仲淹的照顾。于是,他就写下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一次,苏麟因公务来杭州城见范仲淹,顺便献了一首诗,这诗中就包含了那两句话。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从表面上看,是在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际上却是在暗示:这好处都被别人给占了,自己却得不到恩泽。范仲淹何等聪明,看了这诗后,心中明白了苏麟这两句诗的含义,也懂了他献诗的意图。范仲淹征询苏麟的意见与抱负后,又了解了他的政绩,便亲自写下一封推荐信,满足了他的要求,而苏麟也因此升迁。
后来,这诗就成为了人尽皆知、朗朗上口的成语。至于苏麟当时写的全诗,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世还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用来讥讽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亲信捞取好处的人。为了方便,人们把这话简化成“近水楼台”四个字。在近千年的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因为两句诗,还被千古传诵的诗人,除了苏麟外,屈指可数。
网址:历史上“最懒”诗人:一生只写2句却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https://klqsh.com/news/view/7701
相关内容
李白被迫写下的一首诗,为追捧杨贵妃,最后两句却流传千古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诗,将杨贵妃捧上天,却流传至今
被骗了上千年,家喻户晓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在历史上竟然根本就没有
林则徐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两句爱国名言,振聋发聩、千古流传
李白向女子求欢,却惨遭拒绝,于是写下一首诗,后流传千古!
慈禧只写过一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红楼梦里最不会写诗的两个人,却写了两句最好的诗
明代第一才子杨慎写下一首千古绝唱,仅开头两句,便惊艳了岁月
贺知章:浙江历史上首位状元,杜甫在诗中这样写他
苏轼成亲当天写下一首“洞房诗”,成千古绝句,读完让人脸红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