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暑的有效方式,很多人不清楚,专家总结了这6点

发布时间:2025-07-27 08:15

防暑知识教育,让家人朋友了解应对方法 #生活技巧# #应急处理技巧# #高温中暑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一到夏天,街头巷尾总能听到有人感叹“真热得喘不过气”,也总有人不知不觉就被热倒了。

别看大家都觉得多喝水、少晒太阳就够了,其实真要防暑,门道远不止这些。

有些习惯看似简单,却常常被忽视,而恰恰是这些被大家忽略的细节,才是帮助咱们平安度夏的关键。

说到这,不少人心里也许打个问号:防暑还能有啥特别讲究?

给身体降温不是只靠空调

一说起防暑,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吹空调。

确实,空调能让屋里凉快下来,可空调房待久了,也会出现乏力、头晕甚至关节酸痛等情况。这是因为长期处在低温环境里,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可能会变弱,出门就更容易中暑。

想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热度,不妨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不追求凉得发抖,而是保持一种舒适的微凉。

同时,别长时间直吹冷风,尤其是睡觉时,更建议用自然风模式,让空气缓慢流动,这样更贴合身体需求。

而且要提醒一句,空调滤网要定期清洁,很多人忽视这一点,滤网上堆了灰尘,不仅制冷效果打折,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呼吸道不好。对于年纪偏大的朋友或者有慢性病的朋友,保持空气清洁同样重要。

补水比想象中更讲究

咱们都知道夏天要多喝水,但很多人是渴了才想起来喝,这就有点晚了。等口渴明显时,身体可能已经缺水。更科学的做法是主动喝水,也就是没觉得渴的时候也小口小口补充。

除了白开水,也可以适量喝点淡盐水或者加点电解质的饮料,帮助身体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

不过也不能过量,尤其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总水量,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有的人喜欢冰镇饮料,觉得能瞬间凉爽,但其实过冷的饮品会让胃肠血管收缩,有可能引起腹痛或消化不良。温度接近常温或稍凉一点的水,反而更适合身体。

饮食要清淡却要有讲究

夏季容易没胃口,但再没胃口,也不能只吃冷饮和水果代替正餐。人体在炎热时更需要能量和营养来维持正常代谢。

饮食尽量清淡,多选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都能帮助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同时,也不能完全不碰热食,适当的热汤、热饭能帮助消化,也让身体感觉更舒适。

此外,夏天出汗多,盐分流失也多,但不是说就要多吃咸菜或盐。

适量添加一些汤类或者用少量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就足够,避免因为盐分过量增加血压风险。

合理安排外出时间

夏天太阳毒辣,中午尤其强烈,这时候是中暑高发时段。很多专家建议,把外出的时间安排在早上或者傍晚,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段阳光最强的时间。

有的人因为工作不得不在这段时间外出,那更要做好防护:戴宽檐帽、打遮阳伞,穿轻薄、浅色、透气的长袖衣服,减少阳光直接照射皮肤。

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不仅容易晒伤,也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外出时,身上最好带瓶水,走路要放慢速度,不要猛然加速,给身体一点适应的机会。回到室内后,也别立刻冲凉水澡,而是先休息一下,让身体逐渐降温。

关注身体的小信号

高温天,有时人还没感觉到明显中暑,就已经出现先兆。比如突然觉得头晕、恶心、全身无力或者皮肤发热发红,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在提醒咱们要停下来休息、补水。

一旦有这些表现,别硬撑,要到阴凉处坐下,喝点水,解开衣扣帮助散热。症状明显或者出现抽搐、意识不清,更要第一时间就医。

年纪偏大的朋友,尤其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更要小心。

高温本身就会让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身体负担比年轻人更重。所以,别拿年轻时候的习惯去对待现在的身体。

别忽视睡眠的作用

高温容易让人睡不好,夜里总觉得闷热难耐。睡眠不足又会让身体更容易疲劳,白天就更难抵挡热浪。

想睡得好,除了保持室温舒适,也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帮助血液循环,让身体更放松。睡觉时尽量选择透气的棉质床品,让身体能更好地排汗散热。

有的人夏天喜欢熬夜,看起来好像晚上凉快点,其实熬夜会打乱身体节律,让体温调节功能变差,反而更容易中暑。

生活中还有不少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小细节:

比如开车别把水壶放在车里暴晒,暴晒后的瓶装水可能释放有害物质;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不要在烈日下锻炼;空调房偶尔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人,家里人要更留心,看他们是否出汗过多或脸色异常,别等出现问题才着急。

说到底,防暑不是难事,也不是大事,但真正做好了,是件让人安安心心过夏天的好事。用对方法,让身体少受罪,也让家人少担心。

个体体质差异大,以上观点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莉, 张晓东. 夏季防暑降温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36(1):69-71.
[2] 王辉. 夏季高温中暑预防与健康指导[J]. 中国健康教育, 2021,37(4):350-352.
[3] 宋晓燕. 高温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措施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23,50(2):115-117.

网址:高温防暑的有效方式,很多人不清楚,专家总结了这6点 https://klqsh.com/news/view/84690

相关内容

防暑降温的好方法 科学有效的8个实用技巧
高温防暑小常识
高温来袭:全方位防暑降温策略与措施
暑假励志教育:夏天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小常识
防暑降温小常识.docx
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暑降温?
夏季防暑小常识大全 夏季防暑降温有什么方法
夏季防暑降温小贴士课件.pptx
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发布!这些夏季防暑小贴士请收好
防暑降温小贴士助你清凉一“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