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对家庭文化的传承与培养。近日,南昌的“大家庭读书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让家庭成员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了一道值得关注的风景。由朱建斌发起的这个活动,自2020年2月开始,已吸引了60位家庭成员的参与,形成了每天晚上固定的阅读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家庭的阅读氛围。
书会背景
江西南昌的“大家庭读书会”所在的图书馆“弘文堂”,不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家庭情感的联系纽带。通过每晚的阅读分享,读书会成员们跨越了年龄的界限,从幼儿到老年人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这种形式既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家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在全球数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庭成员在一起阅读,不仅是对抗电子产品的“家庭战略”,更是对传统阅读文化的坚守。
主题与思想
“大家庭读书会”强调的是“每天读一点,生活美一点”的理念,从而激励家庭成员在平日中找到阅读的乐趣。读书会中的书籍选择多样化,从经典文学到现代知名作品,有助于满足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不仅为每个小家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也让参与者体会到书籍中传递的知识和情感价值。
今年,读书会围绕“AI时代,我们为何需要阅读”的主题展开讨论,这一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活动,不仅让每位成员在阅读中思考,也引导他们反思在信息泛滥的今天,阅读所带来的深邃与智慧。这样的探讨,使得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自我反思与内心成长的过程。
风格与语言
在读书会中,朱建斌介绍,参与者会大声朗读经典语句,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语言的诠释能力,也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增强了家庭成员的表达能力与自信心。此外,整个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切合了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朱建斌强调,家庭的教育更注重身教,而不是言传,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和长者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人物塑造
在这个读书会中,朱建斌作为发起人,成为了家庭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不仅推动了家庭的阅读活动,更使得读书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吸引了周边家庭的关注。参与者从四五岁孩童到近七十的长者,这样的年龄跨度丰富了读书会的内涵,也让每个家庭的声音都得到公平的表达。在读书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分享者,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而这样的互动也让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体特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家长与孩子因书而聚,更因书而合。
结构与叙述
“大家庭读书会”的结构设计十分巧妙,固定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内容,使得家庭成员们能有一个稳定的交流平台。同时,通过每晚不同的家庭书架计划和配书计划,推动参会家庭分享自己的书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朱建斌特别提到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使得家庭成员在阅读中形成小组讨论,优化了信息的共享与观点的碰撞,这种互动形式不仅增强了家庭凝聚力,也深化了读书会的文化底蕴。
个人观点
读书会的设立无疑是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一种积极回应。它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阅读量,更塑造了家庭的文化氛围。然而,读书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提升,而是质量上的探索。在读书分享中,家庭成员们通过讨论书籍的主题、思想及人物生平,拓展了各自的视野,增深了对生活的理解。这样的活动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尤其重要,因为它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尽管读书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思考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家庭的参与。例如,可以邀请书评人或作家参与讨论,这将引入更专业的视角,并激发更多人对书籍的兴趣。同时,读书会可以多样化主题,定期更换可以阅读的书籍,以免老化内容。
结尾总结
总的来说,南昌的“大家庭读书会”是一种充满关爱与智慧的活动,为家庭的文化建设注入了一股活力。它不仅仅是分享传统文化的方式,更是让阅读与生活结合的实践。特别是在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书籍的价值与意义愈发显得珍贵。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家庭文化的传承,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每个家庭去努力践行。
这本书会带来的启示,是每个家庭都应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阅读时光,让书籍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个人都能在书中的世界找到灵魂的滋养和生活的乐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