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治愈性价值

发布时间:2025-07-28 07:43

在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是决定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乐趣# #生活情感# #情感表达艺术#

摘要:随着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抒发,创作缘起的心境得到舒缓,于其中所获得的情感治疗就是作品的治愈性价值,由此探寻当代艺术的多方价值。

关键词:当代艺术;情感表达;治愈性

一、当代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及必要性

当代艺术是活在现社会环境下,运用现时代的艺术方式和语言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是艺术家为抒发自我而呈现出的一种表达结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艺术的创作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出自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的结果。人人都需要进行情感抒发与交流,这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因个体独特性有着不同的抒发形式,艺术家们选择了当代艺术的形式,创作出具有时代性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也就成了丰富情感的载體。

当代艺术的自我表达,有着其他时期艺术所不具备的自由与追求,挑战着传统艺术的形式与概念,表达着艺术家当下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情感表达成就了当代艺术的主要内容,“情感”是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融入了艺术家的足够情感,才能唤醒观众,予以共鸣。因此在研究当代艺术作品时,研究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背景及作品对艺术家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当代艺术中的治愈性与意义

治愈是伴随着伤痛出现的,当人的心理或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治疗行为,使得创伤得以修补、获得抚慰,得到精神或身体上的平复。从当代艺术领域来看,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或创作,从中获得关于精神的满足与寄托,使得个人情感与艺术品的交流之中获得慰藉,这种效果就称为当代艺术中的治愈性。长久以来,中国对当代艺术特别是其中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先锋艺术有着各种偏见,一方面是传统艺术形式与审美标准对新艺术的排斥,另一方面是艺术家本身对新艺术的误解,随着自由表达与无约束呈现,无一不对广大群众造成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因此挖掘其多方面的艺术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当代艺术,以促进当代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三、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治愈性分析

(一)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作品为例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作品《凝视》的展览中,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对视,一直保持不动,当她曾经12年的灵魂伴侣乌雷出现时,却流下眼泪,与他十指相扣。现场的人为之动容,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作品形式上简单,甚至可能最初的行为目的并不是所呈现出来的结果,但当乌雷出现后,作品得到升华,这种不确定性与交流性正是该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要理解其中的治愈性,一定离不开对艺术家本人的了解。

艺术家在29岁时遇到了乌雷,从此开始合作实施一系列双人表演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着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包含着双方的信任与爱情。在一起十年后,随着情感与生活上的矛盾冲突一次次挑战着彼此的极限,完成《情人·长城》作品后,两个人分道扬镳,此后多年仍为一些矛盾争吵不休。

对艺术家而言,《凝视》是一次情感的宣泄出口,是感情生活创伤的一次治疗,并且取得了不错效果;观众在读懂两人关系后,由此波及自身相似的事,从而精神上产生触动。正因为有着类似经历的人甚多,所以需要这种情感触动与治疗的人也更多,《凝视》这一作品的价值从中显现。

(二)以宋东作品为例

宋东有个作品叫《物尽其用》,展出了他母亲积攒了一辈子的杂物,涉猎范围极广,数量之多,布满了整个展厅,通过赵湘源女士所聚集的生活物品展现一个特殊时代、一个人的生活消费观念,如果深挖这件作品的创作起因,又会给人新的思考。

“物尽其用”是赵湘源由于生活的时代物质匮乏、社会政治不稳定,为了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有意识地积攒物品以备将来之需,后来经济快速发展,孩子们成家立业,旧时的东西失去了原先的价值,却舍不得丢弃这些包含了从前记忆,保留着亲人生活的温度和痕迹的物品。正由于母亲对旧物的执着与依恋,陷于父亲去世的悲伤与痛苦中无法走出,使得宋东萌生出进行创作的想法。

在作品完成过程中,赵湘源通过对展览的整理与陈设,以及在展览时结识了很多不同的新朋友,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价值,逐渐从“茧”中走了出来,同时宋东对母亲的过去有了更深的了解,使得彼此更加亲密。观众通过对宋东和赵湘源的理解,也由此去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属于旧时代的那一批人,这是当代艺术治愈性的价值所在。

四、结论

当代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并以期望所采用的呈现形式能够达到与观众交流、产生共鸣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观念、材料、形式的变化出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理念从人出发,人人都能做艺术,只有对当代艺术的价值研究更加深入,才能正确地发挥当代艺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英]詹姆斯·韦斯科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2][美]巫鸿.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代子苗(1996.1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网址: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治愈性价值 https://klqsh.com/news/view/87679

相关内容

走进画学:艺术治疗与情绪表达
金思宇:唐寅的绘画代表作及其艺术价值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话:齐白石《花卉双喜图》中的艺术革新与永恒价值
艺术与生活:创作灵感的新视角
傅抱石《秋山寻诗图》的艺术鉴赏与收藏价值
阅读唤醒表达欲,而表达欲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艺术的语言:浅谈隐喻、象征与符号在意境创作中的运用
艺术在生活中的多样表达与体验
创作一些什么样的绘画作品,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在当代版画创作中如何体现传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