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鲁迅:很幽默,爱给人取外号

发布时间:2025-02-23 13:24

幽默的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黑色幽默。 #生活乐趣# #幽默搞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光是这一句诗就能给我们呈现出鲁迅先生不同的两面,一面冷傲——那是对着敌人时的不屑,一面温润——那是在亲人面前时的柔软。

鲁迅先生是文坛的楷模,他为文坛留下的瑰宝是无价的。我们都知道文学上的鲁迅,对于生活中的鲁迅却不甚了解。生活中的鲁迅是很幽默的,但他有一个不雅的嗜好,这个嗜好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改过来。

学医的文学家

鲁迅原名叫周树人,绍兴人。对于学生们来说,学到鲁迅的课文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

鲁迅的文章总是富有深层意义,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当时的社会的谴责,可这种谴责与讽刺又并不是以直白的讽刺的语言写出来的,他大多数文章都以欢乐的旁观者的口吻去揭露社会底层的黑暗,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鲁迅的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鲁迅原本是学医的,当时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希望学医能够医治人们的身体,给人民带来健康。

在一次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的时候,鲁迅意识到中国人民的思想更需要迫切的医治,中国人在面对国难时的冷漠深深震撼了鲁迅,他觉得学医医治得了人们身体的疾病却医治不了人们心中的疾病,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拿起了笔。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为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这样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呢?

文学家的生活

鲁迅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的嫉恶如仇,也让我们觉得他是个严肃的人。在课本的插图中,鲁迅的两撇八字胡以及国字脸更为他的严肃增添了两分神韵,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就是个严肃如教导主任的人。

事实上,在生活中,鲁迅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也是个乐观的人。

当时社会的黑暗荼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整个中国陷入黑暗之中不见天日,让鲁迅失望的是人们对于这种黑暗的态度,他们没有想要挣扎的意味,任由这种黑暗将他们吞噬,甚至不以为意,没有丝毫危机感。即使鲁迅对这种情况感到痛心,他在生活中依然带着乐观。

有一次鲁迅的侄女问他为什么鼻子比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明明他们是兄弟。对于这样的问题,许多人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回答,认真的解释小朋友也不懂,有趣的解释又实在很难想到,鲁迅就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释。

他说自己鼻子原本是高的,但住的地方实在太暗了,总是碰壁,就把鼻子碰矮了。这虽说是回答侄女的童言童语的话,却也表达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些特别的爱好与嗜好,鲁迅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嗜好,爱看电影,爱买书,这都是比较文艺的爱好,与鲁迅相熟的人会发现他有一个不雅的嗜好,直到晚年都没有改,这个嗜好就是喜欢给人取外号。

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学习过一段时间,当时有一个同学为了应对老师上课的提问,偷来了老师对课的题目请教鲁迅,当时题目是"独角兽",那个同学请教鲁迅应该怎么对,鲁迅就说"四眼狗"。

之后那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就真的回答"四眼狗",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个老师正好带着一副眼睛,"四眼狗"这个回答立刻就让那个老师大发雷霆。

鲁迅给人取外号都不是胡乱取,而是根据对方的特点来取。鲁迅在北京时认识了俞芳姐妹,最初认识的时候还好,时间长了之后几人熟悉了鲁迅就"本性暴露"了,开始给俞芳姐妹取外号。

由于俞芳属猪,妹妹属牛,鲁迅就给人起外号叫野猪、野牛,不得不说,以属相来取外号还挺特别的。

相熟的人之间取外号大家都不容易生气,而是以轻松娱乐的心境去玩乐,所以鲁迅给俞芳姐妹取外号她们也并没有生气,但被取了外号自然就要给他取回去,"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于是给鲁迅取了个"野蛇"的外号。

鲁迅十分喜欢近代著名的女作家萧红,会称呼萧红为"俏女士",种种事例都体现出鲁迅爱给人取外号的特点,这个特点直到晚年了也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除了给人取外号,鲁迅还很会用不同的形容词形容事物。女生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哭,在鲁迅看来,女生在哭的时候眼泪鼻涕一起流,他就用"四条"来形容女生哭的样子。

"给人取绰号"这样的习惯很难让人与鲁迅联系起来,在了解到他这个爱好后,似乎语文课本上的国字脸都变得更加柔和起来。

从不放弃

鲁迅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常年一身长袍,也不喜欢打理头发,课本上的鲁迅的形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长袍和八字胡,这样的形象让人觉得他是个严肃苛刻的人,加上他的文章充满了讽刺意味,这让人很难联想到鲁迅在生活中竟然是个那么幽默的人。

鲁迅曾经在文章中写到过他学医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鲁迅决定放弃学医之时,藤野严九郎还劝导过他。

当时的人们思想封建,正常情况下学生半路决定转而去做另一门都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藤野严九郎却没有批评鲁迅。虽然藤野严九郎觉得鲁迅放弃学医有所遗憾,但他还是支持学生自己的想法,这也许是鲁迅对于这个老师格外有印象的原因之一。

周树人放弃学医成就了著名的思想家鲁迅,算起来不是一件亏本的事。

鲁迅曾经一度对中国人感到失望,尤其是当看到同胞被行刑时中国观众冷漠的脸让鲁迅感到一阵心寒,但他没有就此放弃中国人,哪怕在人生当中碰壁无数,"鼻子都碰扁了",他依然相信能够将人们的思想扭转过来。

战场上的英烈们用刀枪与血肉之躯战斗,而鲁迅是在用手中的笔作战。在他的手中,那支笔化身为枪,化身为剑,在文坛上奋战到底,他的敌人是人们头脑中泯顽的思想,是冷漠的人性,面对这些,他从没想过退缩。

网址:生活中的鲁迅:很幽默,爱给人取外号 https://klqsh.com/news/view/10704

相关内容

鲁迅追求真爱,抛弃原配;许广平同他相守10年,无名无分无怨无悔
从语言到内涵,赵本山小品的幽默密码
诺奖得主莫言和鲁迅差距有多大?莫言这段话意味深长!但令人折服
他是绍兴慈善家,买了鲁迅家的祖宅,后来就破产了,孙子却很出名
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去鲁迅化”已10年有余,究竟去的是什么?莫言和余华看法一致
一生都爱起外号的中国人 娱乐评论大赏
畅享快乐生活:超有趣瞬间
“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鲁迅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余华评价鲁迅:他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直到36岁才改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