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海洋监测与急救知识的双重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06 11:12

急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生活技能技巧库#

在2025年暑期,江苏海洋大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近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深蓝之树”团队走进了自然资源部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海洋监测实践探访。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自1959年建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监测网络,涵盖了连岛、平岛等多个监测点。团队成员在站长的带领下,深入学习了海洋生态监测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海水化验和监测布点的流程,还参观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监测中心,掌握了监测设备的原理与操作。

在座谈会上,团队与站点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海事发展规划、海洋大数据应用以及近海域生态治理等话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海洋监测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更体悟到了“把脉沧海”的工匠精神,为海洋生态安全贡献力量。这支团队的成员平均年龄为47岁,他们正以“5人守护4.6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坚定信念,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投身海洋事业,传承蓝色国门的使命。

与此同时,药学院的“博爱青春,急救之翼”社会实践团队也在暑期开展了急救知识的普及活动。他们深入桃花涧、连岛等景区,通过演示教学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向游客普及急救知识。团队在桃花涧现场展示了环形、螺旋包扎法,并在连岛景区开展救护站执勤,传授心肺复苏术。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急救要点,分解操作流程,确保游客能够掌握实用的急救技能。

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急救意识与能力,还体现了团队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诠释,传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为景区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通过专业与热情的结合,团队的行动助力构建安全的旅游环境,让急救知识在景区绽放出新的价值。

最后,艺术设计学院的“遗”脉相承实践团也在暑期进行了一次国家级非遗保护实践,聚焦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总结大会上,团队汇报了他们在非遗传承方面的成果,分享了设计创作融入工尺符号和童谣的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媒体传播方面的努力。这一实践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江苏海洋大学的学生们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相信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海洋保护、急救知识普及和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海洋监测与急救知识的双重传承 https://klqsh.com/news/view/109611

相关内容

2025年信阳市各级妇联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④
暑期孩子要注意哪些安全知识
世界急救日|紧急时刻的生命线——急救知识的力量
方物云信德家政平台:家庭急救知识普及与应急处理指南
'志在必行快乐不停服务队”暑期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宣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理念,共筑健康家园
烟台高新区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科普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
【江西新闻客户端】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多个暑期实践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暑假防疫知识宣传课件
养老院急救及护理知识.pptx
日常急救小常识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