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带你走出人生低谷的10本书,推荐收藏!
书评可以引导他人走进你推荐的好书。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书评分享#
01
惊悚题材永远的王者
畅销霸主 斯蒂芬·金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
同名电影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之一
本书是斯蒂芬·金最受人喜爱的代表作,收录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说。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这本书已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并且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之一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书中的另两篇小说《纳粹高徒》与《尸体》拍成电影后也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其中《尸体》还被视为斯蒂芬·金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说。
——英国作家 克莱夫·巴克
02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少年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期间奇遇不断,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悟出了宝藏的真正所在……
03
人们似乎觉得,人死了,日子就好过了。可要我说,根本就没这档子事。
这是故事的开头。
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事。
可如果这句话是出自一个11岁的男孩之口呢?
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加入了等待去天蓝色彼岸的队伍。但他还挂念着亲人和朋友,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到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向亲人和朋友告别,向他们表示歉意和深深的爱。
本书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传。这是一本适合在我们这个年代看的书,作者想告诉人们,努力、小心、爱惜无比地活着,以率真之心直面死亡。理解死,才能珍惜生。
本书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并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生命寓言”。
04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05
《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06
《当下的力量》,身心灵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经典之作,20年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0多万册,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经典!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导读推荐!
《当下的力量》是一本“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堪称心灵读物经典。教导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把日常生活中受的苦减到最少,如何活得更好、 过得更开心。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指出了我们日常痛苦的主要来源——被大脑思维所控制、焦虑过去和未来而非活在当下。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作者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出了几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让自己认清时间的幻象,活在当下。对于普遍焦虑、抑郁、压力大的现代大众读者来说,是一本切实有用的好书,将让我们认清时间的幻象,活在当下,找到真正的力量,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07
《重新认识你》是20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最珍贵的教诲。身为人最可贵的,莫过于拥有自由意识。但人经常受限于内在的个性或外在的环境、传统等,而迷失了自己。克里希那穆提在《重新认识你》中,彻底讨论如何从内在及外在的所有束缚中解脱,为自己及生活带来彻底的革新。
多少世纪以来,我们被我们的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我们总是说:“请告诉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总是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你自己,这个身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你必须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便是智慧的开端。
08
《相约星期二》随着莫里的溘然长逝而告终。六年后,在米奇·阿尔博姆的新作中,纪实换成厂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了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
他叫爱迪,83岁生日那大,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殒命游乐场。醒来时,爱迪巳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是牧歌蒙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间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
09
准备一场考试,学习一项技能,经营一段关系,所有需要长期投入的事,都和长跑别无二致。
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破圈之作,跑不跑步,都能读!
•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简体中文版销量突破120万册 | 千万读者盖戳认证
•谈自律、谈独处、谈直面衰老、谈生活抉择……你赞过的很多金句,其实全来自这本书。
一部坦诚动人的回忆录,了解村上春树从这本开始!
22岁英年早婚;29岁一边经营酒吧,一边创作小说;进入30岁,从早到晚伏案写作,一天抽60支烟,体重攀升,体能下降;33岁的秋天,他决意跑步,每天坚持10公里,25年如一日。
——陪跑诺奖不是他跑过的最长的路,这本书里记录的才是!
我认为这本书是类似“回忆录”的东西。我是想以“跑步”为媒介,对自己作为一个小说家,同时又是一个“比比皆是的人”,是如何度过这约莫四分之一世纪的,动手进行一番整理。——村上春树
人人受益的跑步哲学,精神低落时刻的一剂解药!
想做的事没做成,我是个失败者吗?不喜欢的工作还要坚持吗?考研\考公怎么稳定心态?在漫长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在日复一日的自律中,如何找到持久的动力?
——村上体悟的跑步哲学,回应我们的现实焦虑!
10
读梵高,最大的意义是解放自己。
在他画出的向日葵的金色光芒中,我们都要想一想:
如果遇上他那样的困厄,我们将如何开辟人生?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传记小说之父”欧文·斯通的经典代表作。
温森特·梵高,一个为视艺术为信仰,以生命为火把,在暗影重重的人世间负重前行的探寻者。众所周知,梵高去世后才声名鹊起。追溯真正将梵高的文化影响力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原因,绕不开欧文·斯通这本感动世人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
1927年春,年仅24岁的欧文·斯通在巴黎看到温森特·梵高的画展。那一年梵高去世刚刚37年,美国公众尚不知道这位荷兰画家。梵高的画作令斯通震撼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这位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斯通细读梵高与弟弟的信件,“肩背旅行袋,走遍了欧洲,住在温森特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温森特曾经安插画架,把大自然变成不朽艺术的确切地点”。回到纽约的公寓后,六个月内四易其稿完成本书。
完成《渴望生活:梵高传》后的三年间,因梵高当时在世人心中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关于他的故事被美国17家出版社一一拒绝,直到1934年初版。此后畅销不衰,至今全球已发行160余种不同版本,售出数千万册。
网址:书单丨带你走出人生低谷的10本书,推荐收藏! https://klqsh.com/news/view/18474
相关内容
画说收藏:书画家中没有饭吃的那些人,是因为自己的认识出问题了青椒书评丨你的人生很宝贵,请别辜负它
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逝世,曾经每天有上亿人听他讲故事
海岩小学未毕业,第一本书斩获茅盾文学奖,经商收藏做得风生水起
55本2024年完本的高口碑小说,全是大神代表作,书荒推荐收藏!
《帛书道德经:全本全注全译》,让你读懂千古奇书的智慧密码
我们为什么要藏书
读《阅读不息》:你读过的书,是缝补自己一生的拼图
《阅读不息》:你读过的书,是缝补自己一生的拼图
“第十三届袁武先生作品收藏展”在吉林市松花江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