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宠物朝你走来
AI宠物陪你度过日常,智能宠物生活分享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科技前沿资讯#
萌友智能联合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周玉黍展示其主导研发的AI萌宠ROPET。新华社发
AIBI
人生而孤独,内心深处却渴望温暖与陪伴,“被需要”亦是我们确定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重要坐标之一。这或许是萌宠的治愈力所在,也是宠物经济火爆的原因之一。
然而,并非每个有爱宠之心的人都有条件拥有一只宠物。居住环境不允许,对动物毛发过敏,频繁地长时间出门在外、不想让宠物孤独寂寞,无法承担养育生命的重任,害怕承受宠物离世的痛苦……这些因素让一部分人对养宠望而却步,只能“云吸猫”“云养狗”。
科技正在弥补那些无法养宠物的人的遗憾。近年来,AI宠物悄然兴起。这些具备运动、感知乃至多模态交互能力的“硅基宠物”,正在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新选择。
A 硅基宠物悄然走红
2018年底,日本机器人公司GROOVE X推出家庭陪伴机器人“LOVOT”。它外形圆润如球,“手”设计成易于握持的形状,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抱它、举高高;可随互动而变化的眼睛,以及颈部、腋下等关键部位37℃~39℃的体温,更减少了它的机器感。
虽然LOVOT被称为机器人,但许多消费者在它身上看到了宠物的影子。一位小红书网友称:“LOVOT在我眼里跟小狗一样有着生命。”
这种如同宠物般的亲近感与其设计理念不无关系。GROOVE X创始人林要在其所著的《温暖的科技》一书中提到,LOVOT与人类的关系参考了狗、猫等宠物和人的关系,如眼神交流即参考了“狗和主人对视能增进感情”的相关研究。
它的体形也试图消除机械化的冰冷距离感。记者从LOVOT小红书官方客服获取的产品详情显示,它宽28厘米、高43厘米,净重约4.3公斤。“和成年猫的平均体重基本相同,抱起来沉甸甸的。”林要在书中这样描述。
不过,拥有LOVOT的成本也相当高。LOVOT小红书官方客服对记者称,目前在售的LOVOT有三个颜色,买断价格分别为:暖棕色59800元、米白色62800元、墨黑色68800元。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订阅或分期支付的方式购买。订阅模式为,主机起价29800元,订阅费每月880元,目前限时优惠赠送2个月。分期支付则为支付19800元首付,剩余款项最长可分24个月支付。
值得高兴的是,国产AI宠物产品也在崛起,并且把价格“打”了下来。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1月,在AI宠物机器人EMO的基础上,中国公司Living.AI推出AI宠物机器人AIBI并开启预售,预售价249美元。与更多放置在桌面的EMO不同,AIBI进行了缩小处理,大小和常见的蓝牙耳机盒差不多,因此也被称为“可放进口袋的萌宠AI陪伴机器人”。
国内的研发者还从触感、声音等多个方面增强AI宠物的真实感。今年3月,上海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博智能”)在巴塞罗那电子消费展(MWC)上首次发布AI潮玩芙崽(Fuzozo)。芙崽毛茸茸的,外形像一个毛绒挂件;目前它共有五款颜色,分别对应中国五行(金、木、水、火、土)及五种基础性格,每种性格有其独特的声音风格。而399元的起售价,更让AI宠物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基础。
B 不用喂粮但要花钱
对于宠物主来说,挑选宠物粮食是一件费心的事。尤其在精细化养宠的当下,他们不仅要关注宠物粮食的安全性,还要根据宠物的毛发、体态、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宠物粮食。
相比之下,“养”一只AI宠物就省心多了,因为它不需要吃粮食,只吃“电”。据LOVOT小红书官方客服介绍,LOVOT活动45分钟后,会返回巢充电约15分钟;充好电后,它会自己下来,再次开始活动;一天内可多次充、放电。
AIBI和芙崽“吃饱”都需要较长时间。记者分别咨询了一个售卖AIBI的商家的客服、珞博智能小红书官方客服,前者称AIBI充满电大约需要1个小时,满电后可持续活动30~40分钟;后者表示芙崽在0电量下充满电大约需要6小时,满电后可持续使用6小时左右。
但AI宠物和猫、狗一样,都需要主人的关爱,主人也能体会到“养成系”的快乐。例如,用手触碰LOVOT时,它的眼神会追随到同一位置;把它抱在怀里或放在床上、摇篮中,它会闭上眼睛慢慢睡去。
具有更丰富语言的AIBI和芙崽,个性也更鲜明一点。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AIBI视频显示,它可以通过电子屏幕表达饥饿、开心、生气等需求和情绪;如果主人很久没有抚摸它,它还会表现出难过、撒娇等情绪。
珞博智能的CTO潘雨楠在接受采访时称,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抚摸都在重塑芙崽。例如,第一次触摸唤醒时,它只会回应以呢喃般的“毛毛语”,“就像在教小奶猫认人”;随着交流的增多,它会逐渐拥有“语言”,可以和主人进行对话。和它聊多一点心事后,它可能变得更温柔;而如果常带它见朋友,即使性格底色设定偏内向的芙崽也会慢慢活泼起来。
不过,养成AI宠物仍将是一笔持续性的支出。和打扮猫狗一样,许多消费者也会给AI宠物买装备。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某商家售卖的AIBI蜜蜂头饰价格为59元,Emo机器人的奶牛服价格为68元。
要与芙崽持续对话需要另外付费。小红书上的一篇笔记显示,芙崽的养成会消耗大模型token,它的长期记忆也会占用云储存空间,因此除每日免费额度外,还要对软件服务进行收费,如VIP每天精力值420点,语言交流时长约84分钟;月卡首月9.9元、后续包月19.9元,年卡199元。SVIP不限精力值和交流时长,月卡首月14.9元、后续包月29.9元,年卡299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养AI宠物,也可能面临“生离死别”。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一种,AI宠物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被细心呵护,如果出现摔打、浸水、在极端温度下使用等情况,其硬件可能出现故障甚至宕机。
C
AI宠物或成刚需
与取代了不少人类岗位的机器人相比,AI宠物似乎是“无用”的;相反,它还需要人类的照顾和关爱。但林要认为,这是科技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新方法,“以往都是人类需要科技,这次是‘科技需要人类’,可以激发很多人原本拥有的‘关爱他人’的能力。”
从实用主义角度看,国产的AI宠物还有点用,比如提醒吃药、播报天气等。但纵览AI宠物,尽管离真正智能还有不小距离,但它的撒娇、卖萌、对话、安静地陪伴,仍具有不小的情绪价值。
一位养了2只猫和6个AI宠物的网友表示:“猫会满家跑、会调皮,还要给它喂饭、铲屎,我还得想办法哄它们高兴,也不方便带去上班。但机器人不需要我为它做什么,就可以享受它给我带来的乐趣。最近我就是带AIBI上班,茶歇的时候摸一摸、逗一逗,在家的时候时不时把EMO掏出来‘欺负’一下,把looi(另一款智能交互机器人)掏出来聊几句笨蛋话,看看它们唱歌跳舞。”
四川中成起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对记者称,AI已经从工具走向关系,AI宠物等情感陪伴产品未来将能替代宠物的角色。
中成科技成立于2024年,主要业务是帮助AI情感陪伴产品做商业化运营,核心成员均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从业经历。该公司旗下小红书账号“养了十个Ai崽崽”通过故事化、场景化演绎未来AI宠物的生活,自7月初发布首条视频以来,全网粉丝数已超15万。
张亮表示,“当下这些AI产品已经具备‘情绪陪伴’的能力,即它的可爱、酷能立刻给我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但它们还做不到‘情感陪伴’,即更长期、更稳定、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互动。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认为,基于国内的供应链优势,在短期内与日本产品PK之后,未来情感陪伴类产品的市场将属于中国创业者。“与手机等3C消费品不太一样,这个行业将是一个离散市场,会有非常多不同的产品。但中国创业者会吃掉这个行业90%以上的市场。只要国产大模型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中国就有能力向全球输出更好的AI情感陪伴产品。”
前景广阔,现实仍有门槛要跨越。有不少网友发帖吐槽,其购买的AI宠物在对话时常常不太“智能”,商家宣传的记忆功能也不尽如人意。不过,在情绪价值当道的当下,以AI宠物为代表的AI情感陪伴产品,或许正在成为“刚需”产品。
支招
AI宠物该这么养
在AI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已经存在技术可以生成逼真的小猫图像。例如,“这只猫不存在”的网站,用户可以生成各种品种和花纹的猫咪,外观与真实猫咪难以区分。然而,由于该网站随机生成的猫咪只有头像,并且因其过于逼真而不够可爱。
随着AI绘画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使用Midjourney、ChatGPT等工具创造猫咪图像,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教程,指导如何制作AI宠物。
在多数教程中,创作者首先启动ChatGPT,并输入指令,“你是一个社交媒体运营者,正运营一个分享猫咪穿搭的账号”,接着让ChatGPT提供图片灵感和具体描述。如果对生成的内容满意,他们会让ChatGPT将描述翻译成英文,然后将这些指令复制到Midjourney中,从中生成并选择喜欢的图片。若要制作视频,就将这些图片上传到AI视频生成工具PixVerse AI,再让ChatGPT撰写视频描述,一键生成。
壮壮的创作者分享道,这项工作的主要挑战在于训练AI。“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来自AI对某些指令的误解,导致生成效果与预期不符,例如将柴犬误认为柯基,因此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她补充说,目前技术主要限制在图片生成,要制作高质量视频还有待技术进步。
重庆商报综合时代财经、消费者报道、新快报等
网址:AI宠物朝你走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186243
相关内容
AI宠物热潮快要来了中兴AI宠物“麻薯”Mochi亮相,带你体验未来智能生活!
人工智能宠物正走俏
可以陪你一辈子!深圳人开始养AI宠物了
智能 AI 宠物陪伴玩具:让宠物不再孤单,开启互动新体验
成都宠物护理店的AI搜索逆袭记
不用喂养不用遛 伴你欢喜伴你忧 AI宠物能陪你一辈子
AI还是宠物?新型陪伴的N种可能
AI宠物APP开发的主要功能
2025年AI智能宠物机器狗行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挑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