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
一路坚持 不负梦想
本刊记者 韩艳
今年的青年节格外有意义,在这天,记者采访了“励志青年”陈州。
对不少人来说,“普通”是他们最想撕掉的第一个标签,对陈州而言却是他一直在努力追寻的状态。上天没有赐给陈州“普通”的人生,他却因此成就了别人无法企及的美好。
磨难多舛的青年时代
———————————————
陈州,1983年11月出生在山东苍山县(今兰陵县)长城镇瓦子埠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弟兄三人,排行老大。年幼的陈州,和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也曾有过一段幸福的童年——然而,幸福的童年却是那么短暂。因为父亲不务正业,母亲改嫁,面对爷爷奶奶的哀求,母亲把陈州留给了爷爷奶奶,带走了弟弟们。由于爷爷奶奶年迈基本没有收入来源,陈州只能跟随爷爷唱快板乞讨为生。
命运似乎总是捉弄这位生活坎坷、命运多舛的少年,一场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小陈州,这场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1995年5月11日,13岁的陈州在昌乐火车站偷偷爬上了一列火车,准备到济南去,可是拉货的火车却一直呼啸着向南开去。“不对,离家越来越远,得赶紧跳车。”想到爷爷奶奶,想到叔叔婶婶、弟弟妹妹,陈州害怕了。陈州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勇气,眼睛一闭,从飞驰的火车上跳了下去。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剧烈的疼痛让小陈州醒了过来。这时陈州发现,自己的一条腿枕在自己头下,另一条腿落在十米以外,“这是怎么了?”顾不得钻心的疼痛,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陈州一片模糊,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原来,就在他拼命一跳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将他卷到火车轮下,火车轮子从他的身体上碾过,轧断了他的双腿!
陈州命是保住了,但由于伤势太重,他被高度截肢,从臀部往下仅被保留了10厘米。
出院后回到家里,生理上的不便和痛苦对陈州来说还不是最残忍的,曾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不再理他,把他当怪物看待,编各种顺口溜来取笑。其中的一首陈州至今记得:“小怪物,没有腿,浑身上下一张嘴,两只手在那爬,就像一只大青蛙。”
手术后的半年,想着今后的生活,陈州觉得天都塌了下来,他尝试了几十次自杀,每次都被爷爷奶奶及时发现。爷爷奶奶的泪水唤醒了陈州,“死我都不怕,还怕活着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后,陈州开始正视自己的生活与命运。
一年后,在家倍感孤单的陈州趁爷爷不备,用一块厚厚的轮胎皮绑在屁股下面,用两手撑地一点一点向前挪动,再次离开了家门。“当时我只想逃离那张床,那张床成了我的监狱,承载着我吃喝拉撒睡的全部生活。”
失去了双腿,走出家门的陈州只能做简单的工作。为了生存,他乞讨过,擦过皮鞋,卖过报纸……
采访中,陈州说起沉重的生活。
“记得有一次,当时我面前一个女孩应该是想给我钱,我就想往前爬好拿到钱,结果我往前爬一步,那个女孩就迅速退后好几步,最后丢给我一枚一元硬币就迅速跑开,那个女孩边跑边往后看,生怕我追上来一样。我拿着那一块钱硬币,对自己第一次靠残疾博取大家同情心赚来的钱而感到一丝羞耻感。当时我就想:难道我一辈子就要靠这可怜相博取大家同情来活一辈子吗?这不是本事,其实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当天我给自己定一下一个目标:无论如何,将来一定不能乞讨。”
“想到改变,我意识到需要重新学习走路,我不想一辈子爬着走路,当时就想我得重新站起来。”陈州回忆道。
陈州花了30块钱买了2盒烟,找到一个正在给一家门面装修的两位师傅,让他们用装修的下脚料给自己做了两双鞋。从此,陈州开始了擦皮鞋的谋生生涯。
“你是很可怜,可永远有人比你更可怜!”一次在街头给人擦皮鞋时,一位顾客的话触动了陈州,让他豁然开朗,“是啊!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还有双手,我还有眼睛……”
“我不再自怨自艾了,心态平和了很多。尽管擦皮鞋赚的钱没有乞讨那样赚的多,但大家给我钱的时候不再是丢给我的,而是递给我的。我每天还可以洗脸、可以穿的干干净净的,这些心态上细微的变化,我自乐其中。我成了一个自食其力,靠双手赚钱了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了。”陈州微笑着说。
后来,陈州自己制作了两个大小不一的木盒子,一个三斤半,一个四斤半。这俩盒子成了陈州的新鞋子,“重的右手拿,这样更容易在行进中保持平衡。”陈州穿着这双“鞋子”开始了走南闯北……
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
1997年,陈州来到浙江省嘉兴市。一次,在嘉兴街头,他遇到一位街头艺人在卖唱。一曲歌声之后,陈州挪到那位流浪艺人面前,乐观而又坚定地说:“哥们,你能让我唱一首吗?我也会唱歌,相信我!”随后,陈州接过话筒,唱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歌曲《水手》。想到命运对自己的捉弄,想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想到自己漂泊的生活,陈州越唱越投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饱含深情、励志无畏的歌声,为陈州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首歌唱完后,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大喊‘再来一首’‘再来一首’,那天我唱了3首歌。”陈州回忆道,“事后,那位流浪艺人对我说,你音质不错,又有一定的阅历,唱出来的歌让我们听起来很有感觉。你可以往这方面试试。”从此,陈州走上了沿街唱歌的生活之路。
此后的日子里,陈州带着歌声用双手“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700多个城市,“开了”大大小小3000多场个人“演唱会”——“演唱会”的舞台很特别也很随意,广场、街道、火车站、公园,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是陈州的舞台。
通过演出,陈州不仅有了生活保障,还存钱更换了自己的演唱设备。“即便是个流浪歌手,但也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对观众起码的尊重。”
当然,四处演出遇到的并不全都是善意。
“我曾在卖唱、乞讨时被小氓流抢钱,他们把我抱起来往地上摔,当时真的是被摔的满地找牙。那大约是1997年前后,我在北京还经常保安、城管到处驱赶,当时就一个想法,吃饱饭,活下去,那些市容、法规,确实也没法去顾及……流浪的时候,每天的梦想就是活下去。”回想起那些心酸的往事,陈州认真地说,“总的来说,还是善良的人多。”
那些对陈州伸出援手、给予善意与温暖的人,他铭记在心,“感谢那个在我被火车压断腿后,帮我找来站台工作人员的那位热心人;感谢那些没有家属在旁依然对我施救的医护人员;感恩在我流浪中快饿死时给我一个梨的好心人……”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的陈州,在生活的磨砺下更加乐观与坚强。陈州的歌声和自强不息的身世打动了很多人,他的妻子与他就是因歌而结缘的。在广东,为了激励工人,不少企业邀请陈州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开个人演唱会。
随着名声渐起,不少媒体也开始要采访陈州,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名人,依然保持流浪汉歌手时的朴实和善良,他曾参加公益演出近百场。
在记者看来,命运对陈州有些残忍。陈州乐观地说:“老天对我最好,我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一路走来,有欢乐也有辛酸,虽然过程很艰辛但还是很幸福。我很知足,我现在经常和我身边的人说,往前走我信心满满,往后看,我很踏实。”
唱歌旅途中遇见一生的幸福
———————
———————
如今陈州有一个幸福的家,漂亮的妻子和一双可爱的儿女。妻子喻磊也是通过歌声和陈州结缘的。
2001年5月,陈州到江西九江演出。他把摊选在了一个服装店门口,喻磊就在这家店里卖衣服。从第一次演出开始,喻磊隔着玻璃在那里听。“一直到演出的第八天,我才敢和她说话,我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第二天,陈州鼓起勇气给她店里打了个电话,从第一次打电话开始的那天,九江就开始下雨,连续下了28天。无法离开的陈州,只好天天在喻磊的店门口卖唱。
3天后,喻磊贴心地送给陈州一个水杯,因为陈州在街上演唱需要经常喝水,收到杯子的陈州乐坏了。没有准备的陈州立马起身“走”到附近广场的气球摊上买了一个小鸟气球送给了喻磊。陈州回忆说,这个水杯和气球,应该就是自己和妻子的定情信物了。虽然不是昂贵的钻戒,却也别有一番浪漫。
连续28天的梅雨,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渐渐熟悉,这些日子里,陈州每天都会和喻磊通电话,从开始的5分钟、10分钟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来甚至有过7小时的通话记录,陈州的IC卡也用了一张又一张;从最初的简单问候,到其后的无所不谈,两人开始相约见面,曾经在屋檐底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直到天亮。
而真正让若隐若现的情愫转变为相爱的勇气,则是喻磊的一次意外的生病。
就在陈州打算离开九江的前三天,喻磊没像往常一样来找他,陈州便往喻磊店里打电话,喻磊的同事说她生病了,但是不知道在哪家医院。陈州听说后,就立马去附近的医院找,当时下着大雨,他“走”了4个小时。当看到陈州出现在医院的三楼,靠着墙,身上还滴着水时,喻磊立刻就被感动得哭了。就这样浑身湿透的陈州陪着喻磊做完治疗,随后将她送回了集体宿舍。
这场“意外”后,喻磊爱上了陈州,并主动向陈州表白。而喻磊和一个残疾人交往亲密的消息,第二天就传到经理的耳朵里,经理以要维持店面形象为由,要求喻磊不再与陈州来往,而喻磊也毫不犹豫地作出了此生最疯狂,也最重要的决定。喻磊辞去了服装店的工作,然后去找陈州说:“我不上班了,我跟你一起走可以吗?”陈州坚定地说:“可以。”
就这样,喻磊顶着各方压力和陈州一起流浪。他们一边卖唱,一边流浪,经过漫长的爱情长跑,2010年8月23日,那天是七夕节,陈州和喻磊领证了。2012年8月23日,陈州和喻磊在泰山举办了婚礼。
在陈州看来,他和喻磊的爱情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后的每个早上,在陈州起来前,喻磊会将牙膏挤好,放在漱口水旁边,当陈州洗漱完毕,喻磊已将早餐准备好。陈州说:“在别人看来,这很渺小,也许不算什么,但是长期以来,她一直这样做,让我很感动、很温馨。”
现在的陈州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上天夺走了我的一双腿,但是他给了我一个舞台,同时还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庭,漂亮的媳妇,一双可爱的儿女,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完美。”
心怀感恩 用分享帮助他人
以美好的坚持之心走过生活坎坷的陈州,将自己的阳光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他认为分享是有魔力的,有时候甚至能拯救一个人。
走上这条路的初衷,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者说是水到渠成。
一次街头演唱前,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藏在心底的梦想陈州脱口而出,“曾经我有一个梦想,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唱自己想要唱的歌曲,台下能响起一片掌声。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当我说出这些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为之动容,我能从他们的眼神、细微的肢体动作中察觉到,原来我不止可以演唱。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故事、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对听众来说,会有所启发。相较于唱歌,演讲我更‘拿手’,更擅长。这也是我刚开始在演唱中加入一些演讲,逐渐成了现在在演讲的间隙穿插歌曲(演唱)。”
刚走上这条路的时候,陈州只是去一些很小的地方进行演讲。在陈州看来,技巧可以训练,情感却无法替代,上天既然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就应该珍惜这种经历,用最真实的情感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和经历。”
慢慢地他发现,在他分享的时候,现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歇斯底里、有人沉默思索。
25岁起,陈州开始不断回报社会。先后为希望小学、网瘾少年、进行励志演讲、演唱100多场,捐出善款50多万元,被评为“山东十大凡人善举人物”,入选感动中国。
30岁,陈州成为全国最出名的残疾歌手、励志演说家,全国各地演讲、演出,他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为圆梦想,他报名歌唱、舞蹈多个培训,考入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继续求学……
每一次登台,陈州会用真诚和幽默感染力到场的每一位听众,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给人予鼓舞和启迪。“我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陈州凭借强大的信念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四肢健全的人,又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大家轻易对生活屈服?”
凭借着真诚,或者是励志,陈州演讲的舞台也越来越大,如今的他,常去各地进行演讲,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
陈州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和希望,他的脸上总是挂着自信和从容的微笑,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这个世界。陈州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珍惜你所拥有的,你就会获得快乐;遇到困难,无论怎样,不要放弃,你就会遇见希望;学会爱生活,生活就会善待你。
“就像那句话所说‘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口锅,不经历痛苦的煎熬,就不会有沸腾的生活。’那些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谈及如今的成就,陈州表现的很平静。“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热爱生命,奇迹就会发生。人生的旅程困难重重,我们仍然要感恩,感恩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即使没有健全的身体,我们依然要感恩,感恩我们拥有一颗爱生活的心。”
步伐虽慢 生活同样多彩
在5月4日《回声嘹亮》的录播现场,在陈州出场前,播放着陈州登顶五岳的VCR。这些年,陈州先后登上全国百余座名山大川,被评为“中国当代徐霞客”。
2012年4到8月,陈州依靠双手依次登顶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成为全球“双手登五岳第一人”。期间,中央电视台连续20次播出陈州故事,不少媒体相继报道,陈州的励志故事开始被众人熟知,被称为中国的“尼克·胡哲”。
“我见过尼克·胡哲,我们还一起演出过。我心里明白,我是陈州,不是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我能看到生命中高度的美,你们可能就注意不到。”陈州认真地说。
陈州以超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登上了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福建的武夷山等一百多座大山,并且18次登上泰山绝顶。“我登顶的五岳不仅仅是一座座山峰,更是自己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残疾人也能做到,甚至能够做得更好。”
作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双腿高空跳伞的人,陈州还喜欢潜水,还是第一批残疾人拿驾照的人。陈州每次出差,有时间都要去爬一下当地的山,体验一下:“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想告诉大家,我可以像健全人一样生活,一样活得多姿多彩。”
当记者问起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不便时,陈州说他最尴尬的就是经常听到陌生人对他说“吓死我了”。时常有人看见他,无论是壮汉或是姑娘,电梯里或是在超市、车站等地,都会下意识就离他远远的。“开始时心里会不好受,后来也就习惯了。我最想对大家说的就是,‘残疾人不会伤害你。当你看到身边的残疾人时,只需要给他(或她)一个微笑就足够了。或许一个微笑就足以让他面对生活的不易。’”说到这里,陈州还不忘调侃地说:“我就纳闷了,我这么一表人才的人怎么会‘吓死别人了’?我这么帅,还是‘大胸’男,也没有扮鬼脸吓他们,其实我也挺无奈的。”
见过陈州的人,都会说这个小伙子“真不简单”。而他每迈出一步所付出的努力,比常人想象的要多得多。陈州感叹地说:“每当我看到身体健全的人,穿着漂亮衣服的时候,也会有一种羡慕的感觉,但转念一想,其实我的‘木盒鞋’也不错,是独有的。我还有一个特别的别称——‘无腿铁臂汉’。”
除了演讲,善良、感恩的陈州一直坚持做公益。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州除了为灾区捐款外,开着自己的三轮车前往灾区,用歌声为灾区人民加油鼓劲。现在,他设立了“陈州基金”,捐款帮助孤残儿童,捐建希望小学。目前,陈州已资助了上千名贫苦地区的孩子,发起不完美英雄计划,资助十名肢残少年完成学业,帮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谈到梦想时,陈州感慨地说:“小时后的梦想就是吃饱饭,吃好饭,不再讨饭,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长大后的梦想就是能找一个共度余生的人。现在我的梦想都实现了。如果说还有所期待的话,就是好好的活着,被家人、他人所需要吧。可能是情怀所致,曾经我一无所有,我算是‘十无’人员,到现在什么都不缺,能被很多人需要,这是一种幸福,我想一直被大家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被大家认可、需要。”
———————————————
本
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