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导师征文展示

发布时间:2025-08-28 14:22

展示对他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跨文化交际#

为集中展示和宣传我校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学生工作部现陆续推送第六届“我心中的好导师”的优秀作品,聆听他们提灯引路、传道授业的育人故事,共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和学工君一起来看看本期“我心中的好导师”吧!

我心中的好导师——记张莉教授

法学院 2023级

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之颖

初将踏上漫漫“研”途,仿佛踏上了一艘小舟,在浩渺的学海中徐徐启航。在无垠学海中翻腾起伏时,难免失却方向、迷途触礁,亦难免有遇海上风暴、晦暗混沌之时。也就是在如此茫茫求索中,好导师若海岸上明亮灯塔,亦如晴空悬升之日月,为每一位在海上小舟颠簸苦学的学生指明方向、温暖心灵。人生有幸,有一位导师,张莉教授,如同一点穿透海雾的明亮灯柱、一束破除迷障的莹莹月光,为我指引了前行的方向,让我在人格权法的学术航道上少了许多迷茫。自研究生入学以来,追随张莉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她身上“经师”与“人师”之统一,她不仅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广阔的学术胸怀,还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对学生抱有满腔仁爱之心。她不仅是学术领域的向导,更像是一位耐心的朋友,引领着学生们逐渐理解并深入知识领域。张莉老师为我们打开人格权法学习研究的大门,迈入浩瀚民法领域学习研究,此外亦对学生存有无尽的关心爱护。有了她的耐心教导,我的研究生之旅变得不再迷茫无措。她如同一位智慧的朋友,与我共同驶过学术的湍流,让我对学术研究的海域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以及探索的勇气。感激有张莉老师的陪伴,让我在这片学术的大海中感受到了温馨和收获。她既是我们研究路上的领航者,也是人生大道上的引路人。有她相领、相伴“研”途一路,为学生幸事。

研究路上的领航者

最初跟随张莉老师学习时,因为对导师并不熟悉,且受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我总是认为导师们可能显得严肃,仿佛是难以接近的高岭之花。于是即使导师领进门,也只是独自在人格权法偌大的研究领域中迷茫徘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研究方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张莉老师并非我所想象的那样。

一次课后交流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关于论文写作的初步设想与困惑向导师倾诉。原以为这样混乱得几乎是毫无头绪的构想,会受到导师的严厉批评与责备。然而张莉老师只是温和地说:“如果是发表论文,无论什么选题,都可以尝试写作。”导师循循善诱,将我原本混乱的思绪梳理得初具雏形。她的研究聚焦于人格权法中特殊主体的权益保护,尤其注重特殊残障者的人格权益保护。在与导师多次接触,了解她对弱势群体人格权益保护的学术观点后,我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方向有了更为具体的构想。张莉老师对待学生亲切和蔼,激励我们勇敢尝试学术研究,勇于追求自己的学术兴趣。她的关切与指导教诲,使我从对导师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真正感受到她的开放胸怀,以及对学生学术探索的支持。在她的悉心引导下,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也理解到学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进而能够朝着明确的方向努力探索与研究。

此外,张莉老师作为人格权法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她拥有卓越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学术视野。在由导师亲自授课的人格权法专题中,她的讲解得到了广大同学的高度好评,作为她的学生,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导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将复杂的人格权法知识依照知识体系讲解得简洁易懂,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在课堂上,她不仅传授着理论知识,更是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学术研究价值和思辨意义的命题,激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同学们在对这些命题进行研究后,导师以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通过清晰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讲解她对这些命题的理解和研究成果。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学习和研究。张莉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为我们传递知识,还在课后答疑解惑,与同学们一同分享学术心得。她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格权法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使我们在思考和学习的道路上更为坚定。在与她的互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体验到了学术思辨的乐趣,感受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学术之旅。

人生大道的引路人

张莉老师秉持着“教育根植于爱”这一理念,对待学生如同看待家人一般。她不只是在学术上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初次与导师正式见面时,几位新生同门局促不安地挤进导师小小的办公室内,张莉老师却是热情地将我们拢在一块儿,亲自添水泡茶,亲近和蔼,仿若是熟识已久的长辈。她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询问关于家庭的情况,让我们在尚且陌生的环境中感到了一份温暖和舒适。在亲切的交流中,张莉老师的目光温和而关切,她强调着同门之间友谊的重要性:“同门之间,最重要的是友谊。”在研究生竞争压力增大的如今,导师不仅注重学术传承,更关心学生之间的融洽相处。她耐心地教导我们要摒弃利益之争,真诚对待同门之间的友情。这种温情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润泽着我们的心房。在导师的引领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家一般的温馨。她的关怀方式犹如一场心灵的交流,激发着我们对学术与研究的热爱。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整个研究生之旅不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成为友谊的共筑,让我们在求学路上感受到前行的温暖。

有一次,张莉老师邀请我们一同在学校食堂共进午餐。之前觉得她温和亲切,但对她依然抱着一些畏惧的心情。然而,在这次的聚餐中,导师展现了令人惊喜的一面。她在席间不仅对各种美食有着独到的见解,还分享了作为法律从业者的丰富工作经验,言辞之间流露出她至情至性、纯粹的一面。这让我感到,原来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而是一个真实而平易近人的导师。在席间,她与我们谈笑风生,没有一点架子,使得整个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她分享的工作见闻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法律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也激发了我对法学实践应用的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次经历让我对张莉老师产生了更为亲近和融洽的感觉。她用自己的真实和纯粹,教会了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也要安稳过好生活,端正做好自己。这一次的相聚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导师不仅是学业上的领航者,更是在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好导师,是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灯塔,并对每位学生的学术志趣与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自己有所积淀的研究领域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以及进行充分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一位卓越的导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引导,也在情感上展现关怀。无论是面对学生的焦虑、失意还是懈怠,好的导师都能给予正向反馈和心灵引导,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挫折、勇往直前。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莉老师以其温和耐心与责任心,将学术研究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相结合。张莉老师不仅是学术领域的引导者,更是人生之路上的引路人。她以“经师”“人师”之统一,引领着我们在学术汪洋和人生大道上勇敢前行,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本文为第六届“我心中的好导师”

征文比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来源 |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 | 李祎雪 高子晗

责编 | 王一舟

校对 | 谌子晴 谢抒函

校审 | 赖书慧

♪关于评选2023-2024学年优秀研究生兼职心理辅导员的通知

♪“听辅导员说”第3期 | “i人”的社交密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我心中的好导师征文展示 https://klqsh.com/news/view/193628

相关内容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
我校在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月展示活动评选中再创佳绩
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报名的通知
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征文
我的人生导师作文
我和我的导师获奖作品风采录 (视频类)
心理素质展示自我评价(20篇)
我心中的于好陆怀征 王天辰
我的人生导师作文(通用24篇)
我的人生导师作文800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