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这样养生,增强体质不生杂病

发布时间:2025-08-28 20:44

春寒料峭防感冒,加强衣物保暖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四季养生#

春寒料峭!这样养生,增强体质不生杂病

少儿资讯来源:央视网 2018年03月06日 10:08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老话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或羽绒服。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或羽绒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可是,春捂不是多穿点衣服那么简单。弄不好,可能会捂得不够或者捂过了。捂哪儿、晾哪儿、捂多少、捂多久?这都是爸妈们该注意的事儿。

       春捂记住两句话:春天要“春捂”,就是不要着急换上轻薄的衣服。老一辈的经验说:做好了“春捂”,春天不容易感冒、夏天不容易闹肚子。这是历经实践证明的。

       1、青少儿护好“前心后背”

       面对春寒,不少家长担心小孩会着凉,于是把小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常把宝宝裹出汗,捂出痱子和其他皮肤问题。

       当人体的四肢暖和时,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家长只要摸摸孩子的手脚是暖和的,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护住孩子的前心后背,最好给孩子做个“贴心”的小棉坎肩儿,护心护背,既不会捂过了,孩子穿着也灵活。

       孩子春捂捂多少、捂多久,也要看个人的体质。让宝宝多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才是王道。

       2、中老年注意“上薄下厚”

       春季穿衣应以保暖为重,一件一件地减。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

       除穿衣保暖外,不宜过早摘掉帽子、围巾,以免遭受风寒,出现头痛、感冒、伤风。

       “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们尤其要注意,过早地换穿裙装,还不穿裤袜,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都容易缠身。

       养护脾脏,增强体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应肝而养生”。春天阳气升发,要生发阳气,就要先清除漫长冬季积存在体内的代谢废物,饮食要清淡些,味道不要太厚重,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通畅肠道。

       饮食要减少“酸味”食物,避免肝脏功能亢进(指生理机能超过正常情况),多用“甘味”食物(如枣、山药、大米、小米、薏米、红薯、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来增强脾胃功能。

       养生之道小贴士:在季节变换的"非常"时期,我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1、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3、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4、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5、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网址:春寒料峭!这样养生,增强体质不生杂病 https://klqsh.com/news/view/194313

相关内容

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天这样吃更养生
注意!立春后,养生重点变了→
怎样进行春季养生?
春季怎样养生保健 春季必备几点养生小常识
老年人春季养生小常识 老人春季养生食谱
春季养生小常识 10个春季养生必知常识
五季养生: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则
春季养生小常识 介绍春季养生的方法
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的四季养生
料峭霜寒中忘我 欲要成我先浴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