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山塘:将苏州人的文化历史融进生活
黄山古村落品味徽州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当晨雾漫过山塘街的青石板路时,古戏台的雕花木窗透出第一缕天光,白居易笔下的“七里山塘”以独特的方式迎来了新一天的人流与喧嚣。而当夕阳扫过山塘河的水面时,轻舟慢船又循着桨声灯影向着远处咿咿呀呀的吟唱驶去。作为大运河遗产点与江南文化活态样本,“七里山塘”守护苏州千百年文脉的同时,也正在开创“文化场景化、遗产生活化”的文旅融合新形式。
会馆里遗存的商业基因
山塘街192号汀州会馆,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福建上杭纸业游苏会商集资创建,光绪年间重建。当年也是见证了阊门、山塘、上塘一带“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辉煌大场面的。从上塘街被保留下来后,移建到山塘街,被陈设为苏州商会博物馆,呈现苏州商会自1905年成立以来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浓缩苏州近现代商业文化,串联起从“洞庭商帮”到当代苏商的嬗变轨迹。
当年因上塘街拓宽,汀州会馆被文物部门拆解后对构件编号,存放于仓库。据苏州山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部门相关人士回忆,2002年,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修缮过程中,文保专家建议,腾出位置增加一些古建筑,得到了文物部门的支持,将存于仓库内的汀州会馆原样恢复。“规制、样式等都是照着原样来的,但建筑本身在拆解时已经不太完整,只剩后面的仪门和两个边廊,以及后面的大殿,即原会馆后半部分建筑,这也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但是是照原样整体迁移过来的。”
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变迁,原本的苏州商会博物馆展陈设施设备渐渐老化、损坏,于是,经4个月的闭馆改造,馆内珍贵历史资料得到系统性更新:30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呈现从晚清商会萌芽到当代工商发展的百年脉络;苏纶纱厂的“神鹰”、雷允上的“九芝图”、恒孚银楼的“上字地球”……老商标描绘出从清末至1949年的苏州品牌记忆;民国商标局的原始档案还于此次焕新开馆时,首次呈现。
古建新生的时空对话
山塘河自古便是“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黄金水道。而今,“舟游姑苏”复刻着当年水运、水行的轨迹,两条穿梭于山塘河与上塘河的航线,将虎丘、留园、戒幢律寺(西园寺)、寒山寺等姑苏古城西片的所有景点串联起来,再现了从“夜半钟声到客船”到“红栏三百九十桥”的古典意境。
江苏省文保单位,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宅地玉涵堂内,西一路被辟为姑苏区运河文化展示馆,陈列缂丝、苏绣等苏作非遗技艺;西二路是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藏有1950年以来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和部分生肖邮品;后花园真趣园化身为《寻梦山塘》的演艺空间,将昆曲、评弹、江南丝竹演奏等编排成一场既有江南韵味,又能让游客综合领略苏州代表性传统曲艺表演魅力的园林实景演出,得到了市场的真实认可。山塘旅游发展公司旅游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寻梦山塘》特做了软硬件方面的景观提升,包括增加古风装置配合游客拍照打卡,新一年的演出季将于4月盛装开启。
跨过通贵桥,往西北方向去两步,从东汇路外安齐王庙内移建过来的古戏台,早已与山塘历史文化街区融为了一体。这是整个七里山塘中段的核心区域,曾经因为地形像港湾,游客往来都不愿意走进去。2021年,山塘旅游发展公司根据其文化属性,重新进行了整体的活化使用:一楼的狸猫主题邮局为文创明信片盖章打卡;文创专营店售卖旅游文创产品;咖啡店专卖美人狸咖啡;二楼琴川书店出售关于苏州或苏州人写的书。改造后,这种轻量化互动形成的文化功能矩阵,延长了客群停留时间,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整个古戏台里面的人流量、转化率包括营收,都给出了惊喜。尤其是二层厢房内的文化休憩空间,同时布陈为党建展厅,游客喝咖啡、歇脚、推窗观景之余,也会顺便观摩、学习。
在流动的历史中再创造
山塘,是历史留给苏州的无价之宝。从白居易开凿山塘河、修建山塘街,经历朝历代的建设、叠加,有了今天这般格局模样——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也是一个建控面积约30.94公顷的文旅综合体。
与寻常古镇老街“从前车马慢”的闲散生活气息不同,山塘自明清起,就散发着浓厚的商业氛围。但受传统前店后坊、一街一河,且没有太多进深的建筑格局限制,一个开间六七十平方米的场地,是没法引进较大型的商业业态的。建设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传统砖木结构的建筑,虽然在今天已经适应了一部分现代商业需求,但在用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方面不太可能有大突破,因而只能经营一些小商业。后续,更期待有新的业态模式可以适应这类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
当游船划过山塘河,船舷两侧展开的不仅是粉墙黛瓦的画卷,更像是一部流动的现代文明史诗。从山东会馆、陕西会馆到汀州会馆(中国商会博物馆)、冈州会馆,从原张国维祠堂(中国南社纪念馆)、玉涵堂再到山塘古戏台,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不在于凝固时光,而在于持续生长。真正的保护,是让历史文化遗产永远活在当下、投进生活。
记者 丁云
刊登于《现代苏州》第488期
网址:七里山塘:将苏州人的文化历史融进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19512
相关内容
跳出闽都,走进江苏:陈伟首绘苏州虎丘塔郑州文博活动多姿多彩
赤壁三叠浪:苏东坡的三重生命觉醒!
兰州人的“面子”:十件在地道生活中的骄傲象征
苏粤美食节丨苏州南园宾馆联袂广州东方宾馆,重续江南与岭南的味觉故事
中原文化走进斯里兰卡“欢乐春节”暨“中华文化周”活动在科伦坡隆重举办
哪吒出生地“陈塘关”在哪儿?要我说没准是山西晋城的天井关
当代汉语哲学大家颜廷利:从“配套效应”看文化与生活的交融
江苏南京 赏灯看景体验新国潮
天津陈塘庄、四川宜宾、安徽固镇,火爆全国的哪吒到底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