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和阅读学习单设计

发布时间:2025-08-29 03:22

阅读习惯养成课程的活动设计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活动策划#

在的小学教育,十分重视整本书阅读。而借助于班级读书会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班级读书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优秀的整本书为载体,按照“读前推介——读中推进——读后交流”的流程进行共读,让学生习得读书的方法,分享聊书的快乐,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润泽和精神的滋养。

如何上好导读课,做好阅读推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设计学习单,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为读后交流课打基础?

在西安营,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成员、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大余老师以统编教材推荐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为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干货满满。

▲ 《爱丽丝漫游奇境》

刘易斯·卡罗尔/著;马爱农/译

云南美术出版社

读前推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读,它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读前推介可以采用简要推介、先睹为快、猜测互动、留下悬念等策略。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的导读课,同样有着它独特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大声朗读、讲述、片段导读等方式。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一下《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的教学设计。

01

导入

提到英国的儿童文学,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本书,它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虽然它出版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仍然被读者津津乐道。

聚焦封面人物:瞧,这位披着一头金色长发的小姑娘,就是爱丽丝。你绝对猜不到,这样一个柔弱小姑娘,居然能参加一场特殊的槌球比赛。

02

朗读片段,感受比赛之奇

介绍槌球比赛

什么是槌球比赛呢?槌球是英国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一般是在户外的草坪上比赛。比赛时,参赛者用长柄木槌击打木球,穿过铁环门,就能得分。可是,爱丽丝参加王后举办的槌球比赛,却是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一个场景。来,我们一起看看去!

朗读片段

爱丽丝生平没有见过这么奇特的、满是坑坑洼洼的槌球场地。槌球是活的刺猬,球棒是活的火烈鸟,土兵们手脚着地,弯着腰,充当拱门。

爱丽丝最初认为主要的困难在于摆弄火烈鸟,她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把它的身体相当舒服地夹在腋下,让它的两条长腿垂下来,可是每当她把鸟脖子弄直,准备用鸟头作为槌子击打刺猬的时候,火烈鸟总是扭过头来看她的脸,一副困惑的表情,使她忍不住哈哈大笑。每当她按下鸟头,重新击打的时候,惹她生气的是蜷缩的刺猬舒展开来,正要爬走。

除此以外,把刺猬打去的路线上总是有一道隆脊或者一条沟,而充当球门的土兵总是直起腰,走到场地别的位置上,爱丽丝很快就得出结论,这种球戏实在太难了。

集体讨论

你听说过这样的槌球比赛吗?奇在哪里?

(学生答:用活的刺猬作球, 活的火烈鸟作木槌, 纸牌士兵下个软腰就当作是球门。不但球到处乱滚, 球门也四处游走。爱丽丝抱着的火烈鸟球棒不伸长脖子好好地击球, 却回过头来,傻乎乎地盯着爱丽丝看……)

03

择要讲述,初步感受奇境之“奇”

神奇的入口,神奇的变化

也许你会认为,太荒唐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是的,这一切的开始,都起源于一只兔子。

如果就是现在——你刚刚捧起这本书的时候,你看见一只白兔从你面前跑过,你也许只是有些惊奇。可是,如果从你面前跑过的白兔,一边嘴里嘀咕着“我的天哪我的天,我要迟到了”,一边真的从西装背心的口袋里掏出一只表来看,这情景一定会使你放下书去追赶那只兔子,好看明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爱丽丝在河岸边,就是遇到了这样的一只兔子。于是,她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跟着兔子跳进深深的兔子洞,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接下来,有趣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喝一口饮料,爱丽丝就会变成小人,吃一口蛋糕,爱丽丝又会变成巨人。变成巨人时,爱丽丝嚎啕大哭,当她因为扇动魔扇又变得很小,“扑通”一声掉进了一个大池塘时,发现那池塘里的水竟然就是自己刚刚流过的泪水。

神奇的动物

在这样的奇境中,什么样的动物都能遇到。比如,一只会隐身的猫。

“好吧。”猫说。这次它消失得相当缓慢,最早消失的是尾巴尖,最后是微笑,它的各个部分消失后,微笑还滞留了片刻。

04

介绍作者,感受创作之奇

作者之奇

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大作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一部奇书?这部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幻想小说,它的作家居然是一位数学教授。他叫刘易斯·卡罗尔,在英国牛津大学任教长达30年。他同时又是一个幽默家、幻想家和故事家。

故事来历之奇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卡罗尔很喜欢陪当时牛津基督教会教长的三个女儿一起玩。这个故事的主角,就用了老二的名字——爱丽丝。他们常相约到英国泰晤士河上去野餐,卡洛尔在泰晤士河岸草垛旁喝茶时,就给她们边编边讲一个个故事,爱丽丝感到听一遍不能尽兴,就请求卡洛尔把故事写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一本《爱丽丝漫游奇境》。

这本书出版后,在英国大为盛行,他又创作了这本书的续篇《爱丽丝镜中奇遇》。到1898年作者逝世时,这两本书已成为英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而今,它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大放光彩。

你看,多好玩啊!我相信,孩子绝对会被带进去的。

05

制作“阅读学习单”

接下来,我们再说读中推进,这个过程要指明阅读方向,渗透阅读策略,推进阅读深入,我们可以借助阅读学习单来进行。

毕竟,学生阅读整本书只停留在浅显的故事感知层面,肯定是不够的。阅读学习单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他们读到哪儿了?哪些是他们已知的?哪些可以通过读后交流有所提升的?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单要起到反馈、预留、提供交流支点等作用。

我认为,在整本书阅读中,阅读学习单是为读后交流服务的。

整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老师在设计阅读学习单的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关于这本书,我想带学生到哪儿去?这一点必须先想好。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阅读学习单,带领他们慢慢往这个目标走去。

我是如何设计《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学习单的呢?简单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下半部分是《爱丽丝镜中奇遇》。我就这两个部分,各设计了一张学习单。

第一张学习单的第一个任务为有创意的设计爱丽丝奇境历险故事地图。故事地图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孩子对故事情节进行回顾。

建议老师们在设计学习单的任务时,形式千万不要太单一,我们做一些孩子们喜欢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这本书很有趣。这个设计的过程很快乐,他就会乐于去完成。

第二个任务是“人物品评碰碰车”,聚焦的是人物。你喜欢谁?你不喜欢谁?说明理由。

最初的时候,就是这么设计的。但是,这样的阅读学习单能为我的交流课服务吗?我在阅读交流课上,带他们回顾情节、品评人物就好了吗?它还缺了什么?缺一个对主题的探究。怎么办?

这本书的明线是爱丽丝在奇境中的种种经历,暗线是爱丽丝在奇境中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很难发现这条暗线。如何通过学习单的设计让他们去发现呢?

我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一章一章整理,整理爱丽丝在奇境当中的变化。整理完之后,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从爱丽丝的变化当中发现了她的成长。阅读学习单上的任务只要指向爱丽丝的变化,总会有敏锐的学生发现这条暗线。

所以,我就把学习单做了调整,第一个任务不变, 第二个任务是说说你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指向的学生的概括和整合能力。

第二张阅读学习单就聚焦到细节,让他们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顺序准确记录爱丽丝的变化和反应。爱丽丝一次又一次发生变化,她发生变化之后,她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在填写反应的过程中,会有所发现的。

从他们提交上来的阅读学习单来看,四十多个孩子里面有四五位孩子提到:我发现爱丽丝在变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小部分学生发现了这一点,大部分学生没有发现,说明这个任务的设定是在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在这里也提醒大家,阅读学习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 它是一种辅助手段,促进阅读,不必成为阅读的负担。

学生阅读整本书,最重要的是享受阅读的过程,获得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谢谢大家。

今天的干货就分享到这里!如果老师们想学习更多关于整本书教学的内容,可以报名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课程,定有超乎期望的收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导读课和阅读学习单设计 https://klqsh.com/news/view/195762

相关内容

个人阅读学习计划
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让学生有好书读、会读好书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张霞:当“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遇到跨媒介表达——五上习作“推荐一本书”学习活动设计思考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书单
阅读与学习阅读 (2)
阅读学习心得体会
儿童课外阅读读书学习插画素材图片免费下载
学习去阅读 通过阅读去学习
英语阅读教学学习心得(6篇)
读书、学习与朗读、阅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