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 NBA 选秀,状元为什么不是迈克尔・乔丹?这个问题,球迷们争论了好多年。答案其实就在那个篮球理念完全不一样的年代里。当年火箭队用状元签选了哈基姆・奥拉朱旺,乔丹直到第三顺位才被公牛队挑走,这事儿不是巧合,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球员特点一起决定的。
80 年代的 NBA,大家还信 “得内线者得天下” 的规矩。能拿总冠军的球队,几乎都有顶级中锋。那时候的球队大多觉得,好的中锋才是夺冠的根本,外线得分手并不是建队的第一选择。火箭队靠掷硬币拿到状元签后,特别需要一个能统治内线的球员来补全阵容。开拓者队因为已经有了外线球星德雷克斯勒,也更愿意选大个子球员。这种时代想法,让中锋位置的重要性远超过得分后卫,也为奥拉朱旺当选状元铺好了路。
奥拉朱旺的天赋和表现,完全符合那时候大家对状元的期待。这位尼日利亚球员,15 岁才开始打篮球,只用两年就进了国家队,能看出他学球特别快。大学的时候,他带着休斯顿大学连续三年打进 NCAA 四强。83-84 赛季,他场均能拿 16.8 分、13.5 个篮板、5.6 次盖帽,表现特别有统治力。就算总决赛输了,他还是拿了赛事最佳球员。对比来乔丹在大学表现确实不错,但球队战术限制了他的数据。而且他是外线球员,那时候大家觉得,他的影响力很难超过顶级内线。
进了 NBA 之后,奥拉朱旺用自己的职业生涯成绩,证明了火箭队没选错。他不光带着火箭队拿了两次总冠军,还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在一个赛季里,同时拿到常规赛 MVP、总决赛 MVP 和最佳防守球员的人。火箭队老板以前也说过,就算再选 100 次,还是会选奥拉朱旺。这并不是说乔丹不伟大,而是想说明,选新秀的决定,得放在当时的情况里看。在那个靠内线打球的年代,奥拉朱旺确实是最该当状元的人。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