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丨七夕节的习俗和来历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日。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七夕节,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
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来历
牛郎织女传说: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中提到的“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星宿崇拜:七夕节的起源还与古代人们对星宿的崇拜有关。在古代文献中,有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
时间崇拜:七夕节也与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崇拜有关。数字“七”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因此,七月初七这个日期被认为是一个吉利的日子。
习俗
乞巧活动:这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山东济南一带,人们陈列瓜果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意味着乞巧成功了。
拜织女:七夕节的夜晚,少女、少妇们会拜织女。她们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祭拜织女,并向织女星座的方向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
吃巧果:在浙江杭州、温州、宁波一带,人们在七夕节这一天会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烹炸后称为巧果。晚上,大家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摆上巧果、水果等食品,亲友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夜色,一边吃着巧果等食品,期盼自己或者亲友都能够变得灵巧起来。
青苗会:在七夕节期间,乌鲁木齐部分地区每年都会举办为期十天的青苗会。这种活动非常具有民俗文化底蕴。
七夕夜听悄悄话: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就会有很多少女偷偷躲到葡萄架下或者瓜棚下,静静地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如果哪位少女能够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那她将来就会赢得忠贞不渝的纯真爱情。
送巧人:在七夕节这一天,浙江台州地区流行送巧人。巧人就是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然后在头上、脚上染上各种颜色,俗称巧人、巧酥。商贩出售时,就称送巧人。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购买巧人,希望她们能够像织女一般心灵手巧。
拜魁星:七夕节这天,男性会拜魁星。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爷的生日。魁星,又称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其是主管文运的神。
以上就是七夕节的主要来历和习俗。这些习俗和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张燕梅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举报/反馈
网址:中国传统节日丨七夕节的习俗和来历 https://klqsh.com/news/view/197012
相关内容
【网络中国节•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由来及习俗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七夕节传统习俗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概览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