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了解基本的防病知识,如季节性传染病预防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身体自我护理#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期,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增强免疫力是关键。重点措施包括勤洗手、常通风、合理饮食、接种疫苗,同时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等,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1.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
、手足口病
等,多因饮食不洁或接触污染物感染。 2.虫媒传染病:登革热
(南方地区),通过蚊虫叮咬传播。3.(一)个人防护正确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20秒以上,尤其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地铁、医院)或自身有呼吸道症状时佩戴。 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与发热、咳嗽、出疹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二)环境卫生室内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病毒在密闭空间的浓度。 清洁消毒:门把手、手机、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处理呕吐/排泄物:戴手套用消毒剂覆盖后清理,避免直接接触。(三)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绿叶菜)和蛋白质的食物。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 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户外活动(如快走、跳绳),促进新陈代谢。(四)疫苗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老人、儿童、慢性病
患者每年接种。 水痘疫苗
:未感染过的儿童可接种2剂次。 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重症,适用于6月龄-5岁儿童。儿童防护: 1.教导孩子不用脏手揉眼、摸口鼻。 幼儿园/学校出现病例时,暂停集体活动并加强晨检。 饮食安全: 2.食物彻底煮熟,不吃生冷海鲜,水果洗净去皮。 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
。 症状处理: 3.发热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伴有皮疹、腹泻等,需立即就医。 确诊传染病后遵医嘱隔离(如流感需隔离至退热后48小时)。“熏醋消毒”:醋酸挥发浓度不足以杀菌,还可能刺激呼吸道。 “喝板蓝根
预防”:尚无证据表明可预防传染病,过量服用可能伤脾胃。 “捂汗退烧”:可能引发脱水
或高热惊厥
,应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需注意,预防传染病没有“捷径”或“最快方法”,需长期坚持健康习惯,出现异常症状时科学应对。
网址: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https://klqsh.com/news/view/197151
相关内容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科普之窗】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卫生健康科普】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养生保健:预防季节性传染病小知识.docx
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知识
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课件.pptx
【公共卫生事件类预警信息】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医学科普]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