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简介

发布时间:2025-08-29 19:12

介绍传统节日习俗,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文化生活资讯#

小学三年级-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作文素材

1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关传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出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习俗

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2元宵节

释义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看花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等。

3 清明节

时间:公历四月四-六日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扫墓、踏青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

网址: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简介 https://klqsh.com/news/view/197932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传统节日习俗全解析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概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