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德国首映!老外看哭:真正的东方美学
《茶馆》是老舍的现代话剧,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变迁。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小伙伴们,中国电影又双叒叕火出圈啦!当地时间8月28日晚,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欧洲首映式,近400名观众在影院里经历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心灵震撼——放映结束后,抽泣声与掌声交织,不少德国观众眼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场。这部由刘昊然、高叶、王骁主演的影片,用镜头告诉世界:真正的历史力量,不需要血腥渲染,也能穿透人心!
图一
一、慕尼黑首映式:400名观众集体破防
这场首映式选在慕尼黑市中心的马泰瑟影院,现场座无虚席,中德政商界、文化界人士及多国驻慕尼黑领团代表共同见证了这场特殊的文化对话。影片以1937年南京一家普通照相馆为切口,通过邮差阿昌、龙套演员毓秀等人拼死保护日军暴行底片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平民在绝境中的人性光芒。当银幕上出现王亚平饰演的母亲用身体护住孩子的镜头时,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哽咽声。
德国观众莎拉·巴哈德拉看完后泣不成声:"我从未想过,南京曾经历如此浩劫。那些普通人在地狱里努力活着的样子,比任何战争片都更让我心碎。"她的父亲埃什雷夫·亚武茨则感慨:"电影让我看到,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微光也从未熄灭。"
图二
二、用东方美学讲历史:避开血腥却直击灵魂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导演申奥创造性地采用"声画错位"手法——观众能听到枪声、爆炸声,却几乎看不到直接的血腥画面。比如表现日军暴行时,镜头聚焦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上:裁缝张师傅带着徒弟在废墟前合影,他们身后的门板被炸出大洞,却依然对着镜头露出笑容,照片边角写着"活着,就还能做衣服"。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让德国导演马库斯在观影时中途离场呕吐:"不是因为画面血腥,是看到小女孩攥着半块麦芽糖的眼神,我突然懂了战争最残酷的地方——它摧毁了普通人最简单的幸福。"
影片还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毓秀在日军刺刀前哼唱的昆曲片段,照相馆里悬挂的《清明上河图》仿品,甚至角色们使用的油纸伞、蓝布衫,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韧性。这种"以柔克刚"的叙事方式,让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维尔纳·楚泽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用优雅对抗暴力,用文明唤醒良知。"
图三
三、德国文化界:这是一堂震撼的历史课
这场首映式引发德国主流社会的深度共鸣。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直言:"南京大屠杀在欧洲鲜为人知,这部电影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关键窗口。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值得全世界铭记。"德国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席埃哈德·拉乌则痛斥日本至今未正视历史的态度:"当某些国家试图篡改教科书时,这样的电影就是最有力的反驳。"
更令人感动的是普通观众的自发行动:首映结束后,不少德国年轻人围住主创团队,索要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社交媒体上,#NanjingPhotoStudio话题迅速登上德国热搜,网友们纷纷转发影片海报并留言:"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让历史不再沉默。"
图四
四、从南京到慕尼黑:中国电影的国际突围
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历史责任感。导演申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透露,创作灵感源自真实历史——1937年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保存日军暴行底片,最终成为东京审判的关键证据。为还原历史质感,剧组走访南京12家老照相馆,收集了400多张民国时期的真实底片,甚至复刻了1930年代的暗房设备。
这种严谨态度让影片在国内外都获得认可:国内上映42天票房突破24亿元,登顶2025年暑期档冠军;海外发行方面,继澳大利亚、北美之后,影片将于9月陆续登陆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观众在优先场观影后自发组织"历史教育团",计划带孩子重看影片并参观抗战纪念馆。
互动话题
#南京照相馆德国首映#
你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哪些中国故事还可以走向世界?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前10位网友将获得影片同款民国风书签!
#历史不能遗忘# #中国电影崛起#
举报/反馈
网址: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德国首映!老外看哭:真正的东方美学 https://klqsh.com/news/view/200982
相关内容
《南京照相馆》,延长上映!《南京照相馆》洛杉矶首映式举行 好莱坞电影人观后哽咽
《南京照相馆》多国上映!豆瓣8.6高分 铭记历史
《南京照相馆》全球上映引多国网友热议,德法俄南非呼吁正视历史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出海 拼的不只是票房
电影《南京照相馆》日军说想看中国美景,而他的车轮下!
破60亿!《南京照相馆》领跑
为什么看完《南京照相馆》,大家都哭成泪人?
《南京照相馆》凭什么这么火?
全球媒体聚焦丨《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外媒关注:“影片象征公众对历史记忆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