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曹保平电影《脱缰者也》 风格转变引发讨论
通过社交媒体发起话题讨论,引发互动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社交互动#
影片的核心矛盾冲突围绕着马家三姐弟对于家里拆迁款的激烈争夺展开。无所事事的马飞志在必得这笔巨款;大姐是“扶弟魔”,在她眼中,弟弟马飞永远需要呵护;二姐马慧则以理性的算计掌控家庭话语权,坚决不同意轻易分钱。无奈之下,马飞策划实施了对二姐孩子李嘉文的“绑架”行动。
电影前半段以“绑架计划”的接连失控制造密集笑点:马飞与外甥李嘉文在所谓的“逃亡”途中,外甥屡屡机智出逃,又被无奈抓回;黑帮小弟们的追击行动更是乌龙百出。马飞与外甥李嘉文既是这场闹剧里的绑匪与受害者,又奇妙地互为彼此的镜像。李嘉文和马飞都有着在成人世界眼中典型的“劣迹”行为,对家庭权威提出公然挑战。表面上两人在“绑架途中”做出诸如让孩子开车这样的叛逆行为,实际上也是马飞对自身童年缺失的一种另类补偿与宣泄。
片中未直接出场的父亲形象,如同幽灵一般笼罩整个家族,成为家庭创伤的根源。马飞对父亲的情感复杂纠结,既渴望得到认可与关爱,又因过往伤害心怀怨恨,这种矛盾情感成为他一系列“脱缰”行为的核心内在动机。
曹保平过往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被命运和社会规则蹂躏的“轴人”,他们在困境中挣扎反抗,以近乎偏执的姿态与世界碰撞。但在《脱缰者也》里,人物形象变得单薄且刻板。马飞这个“狂野老舅”看似是在生活底层挣扎,试图通过绑架外甥抢夺拆迁款来改变命运的落魄青年,可他的行为动机和性格塑造更像是个吃不着糖撒泼打滚的“熊孩子”。前期一味胡闹,结尾突兀地实现自我救赎。他与外甥之间的关系因剧情荒诞过度,未能构建起令人信服的情感纽带,观众难以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今年上影节时,曹保平表示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这次的作品确实有所不同,更加热闹,喜剧和荒诞的占比更高,气质上不再那么冷峻,沾了天津的气质,全片一水儿的“嘛玩意儿”“别介”,变得浑不吝起来。论风格化,这位导演确实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边界,上影节今年将最佳导演颁发给他,也在肯定他的创作力。然而,更深层的不同是一种动机上的“偷懒”,这次的曹保平不“疼”了,郭麒麟的加入仿佛让创作的主心骨都转移到了天津方言的“口high”上:犯罪情节沦为家庭闹剧的陪衬,家庭悲剧投射在了巨婴的荒唐胡闹上。
网址:媒体评曹保平电影《脱缰者也》 风格转变引发讨论 https://klqsh.com/news/view/201505
相关内容
凤凰院线经理指数|曹保平栽在“假深刻”?《脱缰者也》被指人物没性格,逻辑混乱,台词刻意曹保平《脱缰者也》8月23日上映,一部地道“津味儿”荒诞喜剧
曹保平新片《脱缰者也》曝全新特辑 解锁地道“津味儿”荒诞喜剧幕后
曹保平新片《脱缰者也》发布幕后特辑,解锁地道‘津味儿’荒诞喜剧,8月23日上映!
当问《脱缰者也》剧组,@郭麒麟 怎么样?
闪电热评|岂容脱口秀“脱缰”乱来
新媒体时代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发展
「渝论」两江评|脱口秀脱缰 “笑”果成“恶”果
摸腿当梗太低俗!央媒锐评“脱口秀摸腿门”,评论风向反转
金爵奖终极悬念:谁将捧走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