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千古背后的品行:爱迪生、特斯拉、毕加索与郭沫若的私生活

发布时间:2025-08-31 02:22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艺术与自然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背包客必去的国家#

《周易》中有一句古训:“德薄而位尊”,意在揭示那些德行不足却地位显赫的人。尽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名人确实存在,但他们的真实面貌往往被耀眼的明星光环所掩盖,让人难以窥见其真实的品行。就如同以下这三位名垂千古的伟人,他们的声誉背后,其实隐藏着令人不齿的品行。

011. 名垂千古的背后的品行

1.1 【 爱迪生暗藏的商业手段 】

爱迪生,这位被誉为美国“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一生中创造了众多令人瞩目的发明,并拥有众多专利。他的名字广为人知,甚至在许多学校里都挂着他的画像,他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更是激励了无数人。然而,当人们深入了解后,会发现爱迪生并非如小学生们所想象的那样纯粹。他实际上 是一位精明的商人,许多发明和专利并非源自他个人的创造力,而是通过购买其他科学家的成果来获取。关于电灯的发明,真实的情况是,尽管爱迪生在1879年通过改进确立了钨丝作为灯丝,但电灯的雏形早在1801年就由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发明。爱迪生是在受到其他科学家启发后,才进一步推动了电灯技术的改进。

1.2 【 特斯拉的交流电奋斗 】

另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特斯拉,他的发明创造并不逊于爱迪生。然而,他并未像爱迪生那样声名显赫,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 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之中。据他本人在传记中所述,他在为爱迪生工作时,每天仅睡眠四、五个小时。特斯拉在年轻时曾就职于爱迪生公司,期间他发明了交流电。但爱迪生担心交流电会威胁到他的直流电业务,因此将特斯拉逐出公司。此后,为了打压交流电,爱迪生甚至用电击杀了小动物和犯人,以此方式妖魔化交流电。

倘若全球都放弃交流电而改用直流电,那么每个人在使用一度直流电时都必须向爱迪生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这样爱迪生就能实现财富的迅速积累。然而,人们逐渐发现交流电既实用又经济,并未上爱迪生的当,这最终导致交流电在市场上大获全胜。而特斯拉,为了确保交流电能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他 放弃了专利费的机会,甚至放弃了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他的一生在贫困和潦倒中度过,然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却始终未能超越爱迪生。

1.3 【 毕加索的情感混乱 】

毕加索的私生活同样引人注目。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他的 情感生活也如同他的艺术创作一样丰富多彩。毕加索一生中拥有两位妻子和五位情人,其花心程度与其艺术才华相得益彰。1927年,年已46岁的他在百货商店门口偶遇了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玛丽.特雷莎,两人迅速发展为婚外情关系。毕加索以她为灵感,创作了众多裸画,这些画作虽抽象难懂,却难以掩饰他情感的波动。令人称奇的是,由于毕加索的画技高超,他的出轨行为竟一直未被察觉,甚至连他的妻子都蒙在鼓里。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毕加索的出轨行为在他妻子去世多年后终于曝光。面对可能的财产分割,他坚决不愿离婚,一拖再拖直至妻子于1955年离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玛丽以为自己即将转正之际,毕加索却又另觅新欢,甚至鼓励新情人与玛丽自由竞争。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毕加索的卓越才华,他的这种行为无疑会受到社会的严厉谴责。然而, 正因他的艺术成就,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私生活保持了宽容和理解

1.4 【 郭沫若的情感 العاص掟 】

在民国时期,众多文人中,郭沫若的行为堪称特例。他不仅 伤害了自己的姐姐,更进一步对妹妹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郭沫若在1916年留学日本时,结识了日本护士佐藤富子,并与她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佐藤富子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然而郭沫若却对她的付出视而不见,甚至背着她与《大公报》的记者于立忱勾搭成奸,致使后者怀上了他的孩子。当于立忱满怀期待地以为孩子会成为她与郭沫若关系的纽带时,郭沫若却冷漠地建议她打掉孩子。这一打击让于立忱心灰意冷,她在1937年3月回国后选择打胎,并在5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37年,正值“七七事变”之际,郭沫若因被日本人追踪,决定携带家中的积蓄,独自返回中国,将佐藤富子和孩子们留在了日本。在他参加于立忱的葬礼时,偶然遇见了与于立忱极为相似的于立群。于立群不仅是于立忱的妹妹,还是民国时期知名的影星和书画家,其出众的容貌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在葬礼上,郭沫若对于立群一见钟情。尽管于立群仅知晓姐姐与郭沫若之间的感情纠葛,对具体细节一无所知,但她还是选择了与这位年长自己24岁的文人携手共度余生。

1978年,郭沫若离世,于立群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她花了数月时间才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开始整理郭沫若的遗物。在翻阅信件和照片时,她意外发现姐姐于立忱的死竟与郭沫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打击对她而言无疑是沉重的,她无法接受自己竟然与害死姐姐的人共度了大半生。在精神受到严重刺激后,于立群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这段复杂而痛苦的情感纠葛。

回顾郭沫若的一生, 他共有四位伴侣,其中还包括一位包办婚姻的原配。这四位女性中,没有一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于氏姐妹因他而死,佐藤富子在日本独自抚养五个拥有中国血统的孩子长大,尽管她曾带着孩子们从日本出发寻找郭沫若,但最终却未能得到他的认可。在看到郭沫若已有了新家庭后,佐藤富子决定不再挂念他,而是在中国的帮助下加入中国籍,将五个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而郭沫若则因被贴上“渣男”的标签,以及他主张拆掉北京城墙的观点,而备受争议。

举报/反馈

网址:名垂千古背后的品行:爱迪生、特斯拉、毕加索与郭沫若的私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201570

相关内容

郭沫若4字骂鲁迅,鲁迅妙回5字,世人称这便是郭沫若的一生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用5字回骂,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郭沫若4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机智骂回,众人笑道:这便是郭沫若
晚年郭沫若,不该嘲笑而是同情!临终前一句话,真正回归书生本色
郭沫若4字骂鲁迅,鲁迅加1字机智回骂,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文学泰斗郭沫若,活了86岁,临终前说了五个字,字字戳心
郭沫若的题字,为什么一直有争议?启功:去街上看看中国银行
抛开郭沫若身上争议,他取得的成就有多高?鲁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名人私生活大揭秘:小毒液“初一”命名之谜与吴迪家庭纷争背后的社交媒体影响
“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鲁迅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