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世明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全国各地开学不久,一则高校名师演讲被轰下台的新闻令人讥讽,格外引人关注。
2月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知名副教授陈宏友,受邀到庐江中学作“感恩励志”演讲报告,却大输“功利性”价值观,使用了涉及性别、身份与族群的低俗、不当言论,并讲“同学们读书就是为了钱”等等,引发师生不满,被当场制止。
一位男生索性上台夺过陈教授手的话筒讲道:“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志全场热烈反响,讲座也不欢而散。事后,陈教授演讲的视频+图文网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引发社会不良影响。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根本问题。
“师者,人之模范也。”为师者应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陈宏友作为高校知名教授,却在表彰会上大放厥词,把“讲感恩”变成“教忘恩”,把“讲励志”变成“迷志毒”,让人瞠目结舌,其行为多么恶劣。好在被当场及时制止,不然会有更多的师生和民众受其毒害。
可以说,陈教授“不当言论”绝非这一次,甚至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然怎么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随心放毒”?试想,这样教师何以“树人”?又岂能“树人”?“树“出必定是于国于民无用之人,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灾难”!
再深究,这样枉为人师的教师何成为了“名师”?
然而,这些年,爆出了不少类似陈教授发表不当言论事情,少数教师甚至把“奇谈怪论”“大发谬论”当作“知识渊博”的标签、“出名挂号”的流量,国都不爱,何配人师?他们在台上的作用,只能是祸国殃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是教师。种下“立德树人”的种子,才能收获“不负韶华”的风景。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愿每位教师都以“陈教授被轰下台”为鉴,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涌出一批又一批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这则是民族复兴的希望燎原。
#头条创作挑战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