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生活圈:15分钟内体验城市便捷
生活分享:城市生活的便捷购物体验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生活点滴#
01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和现状
1.1 ▣ 时间和社区生活的关系
15分钟,这一时间尺度并非仅仅衡量时间,更是对品质生活的一种量度。在清晨的阳光下,家门口的早餐铺烟雾缭绕,笼屉中散发着诱人的烟火气。到了午间,社区食堂热闹非凡,不同软硬度的米饭等待着忙碌的白领和享受悠闲时光的白发客群。而在“宝宝屋”里,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旁,安心地享受着闲聊与社交的乐趣。
1.2 ▣ 规划与实现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高效组织,更是对社区文化与服务的深刻诠释。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上海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旨在到2025年实现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约85%。如今,这一规划已进入收官之年,上海已成功构建了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覆盖城镇地区860个和乡村地区740个。这些“圈”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更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它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精心设计,有的配备了社区美术馆,满足老少对美的追求;有的则设置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有效消除了年轻求职者与招聘机构间的信息鸿沟。这种因地制宜、因圈施策的方式,确保了社区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便利、舒适的生活。
022. 打造生活圈的创新案例
2.1 ▣ 普陀区便民服务圈
在桂巷集市的繁华之中,有一家名为倪记的裁缝店,店员们忙碌地为顾客提供着精湛的服务。这正是普陀便民服务圈的一个缩影,它致力于为“小修小补”这样的传统手艺提供生存的空间,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实惠的生活服务。
2.2 ▣ 徐汇、虹口和宝山的创新
因地制宜,匠心独运。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过程中,各区纷纷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别具一格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这些综合体不仅提供了社区食堂、社区卫生站、社区文体活动和社区助浴点等基础服务,还根据不同区域居民的需求,精心增设了多样化的民生服务。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使得每个区域的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徐汇66梧桐院坐落于乌鲁木齐南路,其环境优雅宁静,吸引着附近的老年人常来此漫步。院内的社区食堂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而虹口区欧阳路街道,面对老龄化超过47%的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了“微笑街区”的概念。这一灵感源于辖区内三条生活道路组成的“U”字形布局,宛如一张微笑的弧形脸庞。从最初的“养老服务一条街”起步,街区不断探索创新,如“网上敬老院”和“物业+养老”等新型服务模式,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宝山区高境镇则巧妙利用一条南北向的铁轨穿城而过的特点,打造了新境地公园。这个公园不仅保留了地块曾作为铁路货运站的历史印记,还巧妙地增加了实用面积,并融入了社区食堂、党群服务中心等多功能设施,实现了城市生活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和谐共生。
2.3 ▣ 杨浦和长宁的探索
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辽源党群服务中心,是在保留了永久自行车厂的历史印记后,焕新成为了集为老服务、运动休闲、议事交流和儿童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这一空间改造不仅触动了人们的集体记忆,更成为了一个激发社区活力的新聚点。
长宁区新华路街区则打造了一个以社区营造为主题的公共服务空间——新华·社区营造中心。这个空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项目,成为项目的发起人和推进者。何嘉理事长表示,社区营造中心不仅是生活圈的空间载体,更是触发共情、激发共创的重要平台。
033. 多方协作与未来发展
3.1 ▣ 社区规划的民意参与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具体内容应由群众共同决定。上海市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五大目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如何在有限的社区空间内实现多重功能的高效集成?这需要全面的规划设计、便捷的服务体系,以及系统的协同推进。
以南京西路地铁站13号口为例,该区域紧邻客流繁忙的丰盛里。通过“一网通办”的指引,年轻白领能够轻松找到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这里可以一站式办理包括档案、公安、人社、医保等在内的多项高频服务。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服务群众、以民为本的理念。
在全市范围内,各区都建立了多样化的民意收集机制,从传统的调查问卷、人民建议征集,到现代的市民观察员制度,都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渠道。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更推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持续优化。
3.2 ▣ 社会力量的参与
此外,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在“美丽街区”建设中,通过规划建设“口袋公园”等举措,积极吸纳居民、区人大代表等多方意见。这些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了居民休闲、交流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民主参与与社区生活的有机融合。
同时,奉贤区青村镇青溪老街的“墨涟居”文旅小店也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这家由居委会指导、居民管理的小店,通过社区自治金的支持,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创收了可观的收益,更为社区的焕新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社邻家创始人闫加伟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通过撬动各方资源,共同推动社区的繁荣与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
举报/反馈
网址:上海社区生活圈:15分钟内体验城市便捷 https://klqsh.com/news/view/204564
相关内容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体验便捷与多样化的都市生活2025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发布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把美好生活“圈”在市民生活的“附近”
“城”就美好・徐汇答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幸福触手可及
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让幸福生活“一刻”即达
打造“1+N”社区服务空间布局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更新
年内将新建提升40个生活盒子!徐汇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让社区群众更“温暖”
成都今年将基本完成100个“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建设 15分钟生活圈,把幸福“圈”在身边
广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码”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