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简介
李凯
药学院 生药学
博士生
曾任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学术科研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领域权威期刊J. Nat. Prod、Adv. Synth & Catal发表论文2篇。
▼通过科研合作,以其他共同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Anal. Chem.、Toxicol. Appl. Pharm.、Eur. J. Pharm. Sci.等发表论文11篇。
荣誉
2017 澳美制药奖学金一等奖
2017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
2017 医学部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2014 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领队
座右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浅谈如何平衡科研和学生工作
相信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在科研之余参加一些学生工作,多结交不同专业的朋友。同样,我认为科研之余,学生工作好似调味剂,不仅给科研生活增添些许色彩,又能开拓自身视野,锻炼自身综合能力。但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科研和学生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对于两者的有效平衡,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先明确自己的定位
首先要明确两者的关系,即以科研为主,学生工作为辅,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提高自己。科研与课程考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或许在考前通过突击能通过考试,而科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中途不得有半点马虎。我觉得即使有同学只想在学生工作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干,也不要抱着应付或侥幸的心态去对待科研。既然同时选择了科研与学生工作,就要做好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的准备。所以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科研任务和学生工作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明确自己的定位。其次,应该带着兴趣投身于学生工作,而不是带着功利去做。兴趣可以引导我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舒缓我们在科研或者学生工作中的疲惫。
二、合理规划时间,学会舍弃
一个人的精力再旺盛,也都是有限的。当我们投入到科研的时间多了,学生工作的时间就会少,两者似乎一直都是处于对立的状态。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众多的学生工作压力下,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如何去处理这么多的事务,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我推荐大家学习经典的“四象限法”时间管理模型,根据事情的轻重和紧急程度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第I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事,第II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第III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第IV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当几件事情同时堆积在一起,可以优先考虑事情的轻重,然后考虑事情的缓急,再按照四个象限依次完成,通过若干次这样的训练来培养自己规划时间的能力。在时间真的很难分配好的时候,我觉得根据自身的能力学会舍弃一些,做好人生中的减法也是一种智慧。
三、学会团队合作
不管在科研上还是学生工作方面,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的协作往往能达到1+1>2的效果。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同时,又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任务分工是团队合作中重要的一环,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比如我们以前在药学院研会举办活动,每一项活动从来都不是专门的一个部门去承担,我们会根据每个部门整体的时间去分配相应的任务,所以研会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根据时间分配相应的任务,能充分发挥整个团队的优势;二是避免了某些部门机械性地干同一件事情,而能够参与到不同的工作当中。
四、定期进行科研和学生工作上的总结
无论是科研还是学生工作,都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在总结反思中分析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得失,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自己做出更好的规划。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时期学生工作做得比较出色,而实验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展。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进行一下总结与调整,既总结这个时期的科研方向及思路,又对下一阶段的科研思路以及工作重心进行调整,从而避免科研与学生工作上的失衡。我认为以一个月的时间为周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为宜。
最后,我觉得平衡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本质还是努力。然我们选择兼顾科研和学生工作,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与综合素质,从而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以上就是我在科研和学生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李凯
编辑:小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