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9个适合中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法,建议家长收藏
个人成长建议17: 确保充足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个人成长建议# #学习新技能方法#
疫情之下,只能在家里上网课的家长,都会发愁啥。
在我们小区的邻居群里,家长都会吐槽以下这几个问题:
1.无法开学,天天网课,没有学习氛围和环境怎么办?
2.孩子已经小学六年级了,但是屁股尖坐不住怎么办,家长天天吼
3.从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写完作业都11点了,家长发愁孩子压力大怎么办。
4.孩子坐得住,但是十几个小时连续用眼视力下降了怎么办。
我看完了邻居的吐槽,心理也开始发愁家里的上网课的女儿,主要是发愁她的学习效率,就像邻居说的,没有氛围和环境怎么办。
想来想去,那也只能是家长带着孩子自己在家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至少在家长能够应付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帮助孩子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人民日报总结了“9个适合中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法,照着做,相信能够帮助孩子哪怕是在上网课的情况下,也会越来越优秀。
一、5个“一定”,记在心里
1.错题本是必要的,并且是大概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特色。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过错题本,不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错题本大多数学生整理得很低效。
原因很简单,很多学生自己整理错题本的时候很随意,没有按照结构化的方式去整理。
比如一张考试卷子,错了6道题,每道题都是不同的内容,学生就按照顺序照抄上去了。
过一段时间学生打开自己的错题本感觉非常的混乱,一会是直线运动的内容,一会是摩擦力的内容。
如果是到了初高中,按照这种方式整理的错题本,打开一看简直就是大型的混乱现场。
所以错题本一定要按照同一章节、同一类型的错题集中在一起。
不过实际操作的是,肯定会遇到预留多少笔记位置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可以从网上购买活页本,活页本是可以随意移动、补充和去除纸张的笔记本。
当需要把不同的错题归类的时候,只需要打开金属环,将新的纸张移动到同一类型错题的相应位置,就能够保证整个错题本的结构不被打乱。
2、好题本有两种。一种是将各类考试中的试题汇集起来的记录本。
各类考试特别是重大考试,这类型的试题不管是结构上还是内容都进行了相对严谨的设计和考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普遍被师生认为是好题本。
另一种是对学生攻克难题、纠正错题过程的记录本。
这种是个性化的学习的结果,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攻克了难题,纠正了错题。
理解了题目中的知识点,将错题和难题转化为好题之后,做题过程中的记录和题目都汇集,就能成为一个好题本。
好题本能够高效的帮助孩子掌握解题技能和知识。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作业计时都是小学阶段老师就反复强调过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计划法:有安排,讲效率
这个学期刚开学还没有决定上网课的时候,女儿的班主任就让他们自己做每日的计划表,并且成立了一个个的学习小组。
然后每天睡觉前上传自己做了已经打钩的计划表,一项一项来检查。
说句老实话,三年级的孩子确实自控力差一点,需要家长在背后督查着,否则很有可能偷工减料的。
我就查到过好几次我女儿漏做的情况,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带着一段时间,才能够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
三、预习管理法:争主动
在家长的心中,预习是从小到大都应该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预习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到了中学,是否需要预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也就是说,是否需要预习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由一系列的条件决定的:
第一,上课老师的风格。
如果老师的讲课速度是极快的,那么孩子应当额外注意进行详细的预习。
尤其是重点中学会遇到很多提前预习过的学生,而为了适应这些提前学过的学生,那里的老师会加快自己的上课节奏。
所以遇到这种类型的老师,必须提前详细预习,避免崩溃式的跟不上的情况。
第二,孩子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如果孩子的基础知识有漏洞,有些章节学得不是很好。
在接受新的知识的时候,经常跳出来的他没有掌握的旧知识,会打断他对新知识的思考。
尤其是对物理、数学和化学这些有强烈逻辑连贯性的学科来说尤其突出。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必须预习,提高听课的效率。
第三,课程的难度。
难度的章节不需要提前预习,难度高的则一定要提前预习。
至于哪些是难度高的章节,跟老师咨询和确认即可,一般的老师都很有经验。
第四,即时反应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即时反应能力强,思考速度快,能够瞬间专注的思考问题。那么孩子对预习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
如果你家孩子的即时反应能力没有那么强,没关系。
我们认认真真的预习就好了,毕竟慢热的孩子需要提前一点做准备。
综合以上四个条件,孩子就很容易判断出自己是否需要预习。
四、听课管理法:注重效率
听课是拿下高效学习的中枢环节。
听课分为三个步骤:听课前,听课中,听课后。
听课前有两个小细节是需要家长提醒孩子注意的:课间活动必须让孩子离开位置活动一下,这个小小的举动能够提高孩子上课的听课效率。
因为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得大脑非常的疲惫,活动身体能够帮助大脑从疲惫的状态中缓解过来。
另一个是孩子必须学会整理自己的课桌,一个小小的课桌,代表的是孩子的微观学习环境。
凌乱的课桌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孩子很容易分神。如果他们在上课的途中分神去寻找对应的资料,那很有可能错过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听课中一般要做好以下3件事情:专注听课、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做笔记。
影响专注听课的因素有几个:天然的专注力,即不受干扰状态下的专注力这个需要长时间的刻意训练。
精力,孩子精力不足就别提什么专注力了。
课程的难度和信息的密度以及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度和重视的程度。
专注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和记忆知识,一般是理解优先于记忆。课堂提问有助于提升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多多鼓励孩子提问。
最后是做笔记,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很多孩子课堂笔记工整,一问却啥也不知道。
原因在于课堂做笔记只是一种辅助,所以做笔记的速度一定要快。可以在课后再整理成结构化的完整的笔记。
听课后有四个重要的环节,越靠前越重要。
分别是:
第一:不懂的赶紧课后问,针对这堂课的重难点和题目。
第二,如果预习的时候做了提问表没问的抓紧时间问老师。
第三,把笔记给补全了。第四,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背课堂的知识点或者做练习。
记住,这四项环节是严格排序的,越靠前越重要。
如果这三个大的环节都做好了,那么这一天的上课效率是高效的。
其实我家女儿在家上网课,老师是要求家长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员是不能出现在摄像镜头前的。
我能理解这是一种课堂管理以及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听课环境的需要。
但是有好几次我偷偷的在门缝里观察孩子的上课状态,走神是常态,只能靠老师通过摄像头来提醒孩子注意。
家长可以根据上面所说的几个环境,督促孩子做到位。也能够提高不少上课的效率。
其实家长还是很担忧的,担忧他们因为几年的疫情很多时候都要在家里上网课,整体的效率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只能是在疫情结束恢复正常上学的时候,家长多给孩子辅导,带着他们养成高效的听课习惯。
五、复习管理法:想、查、看、写、说
人民日报总结的5条复习方法,孩子照着做就可以了。
一个最核心的要点就是,高效的复习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功夫必须全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考试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忙。
六、写好作业,记得6个“不”
记得女儿班主任在某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送给了班上每个孩子一个小小的计时器。
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限时写完作业的习惯。
虽然女儿有时候用有时候忘记用,但是总的来说,已经形成了做作业不拖拉的意识。
只需要多次练习,就能够养成写作业计时的好习惯。
七、错题管理法:常反思
据调查显示,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霸们,几乎人手一本“错题本”,正是含金量极高的错题本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
很多题目之所以做错,大多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所以经过一定频率的翻看后,对完全弄懂的题可以划掉。
剩下的继续定期翻看,错题本厚了,孩子的知识积累也增加了。
八、难题管理法:会溯源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及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和方法的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
所以才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按照图中的4个步骤去做即可。
九、考试管理法:抓重点
这一点没什么补充的,图中的内容说得很清楚了。
不过如果看完上面所有的内容,家长和孩子都没有行动,那么他们也只是躺在纸面的建议而已。
只有行动起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都会让孩子们离掌控学习的路上更近一点。
举报/反馈
网址:人民日报:9个适合中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法,建议家长收藏 https://klqsh.com/news/view/205380
相关内容
7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建议收藏分享25个高效学习方法,建议收藏实践!
7个高效学习方法,学霸轻易不告诉你,建议收藏
分享11个高效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人民日报推荐:适合小学生的暑假作息规划,兼顾学习与娱乐,值得一试
人民日报推荐:高中生必读经典书籍,涵盖多个领域,建议收藏
人民日报推荐给孩子的暑假时间规划与学习计划,家长值得收藏
衡中名师给准高一、高二、高三的60条暑期学习建议,建议收藏
小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南
人民日报:九个快乐生活法则(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