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电池系统中水冷板、液冷板、直冷板等相关测试设备介绍

发布时间:2025-09-01 12:35

电磁炉烹饪结束后,等面板冷却再关闭电源 #生活知识# #家庭维修常识# #厨房电器使用指南#

关于新能源电池系统中水冷板、液冷板、直冷板等相关测试设备介绍

发表时间:2022-12-20 11:30

关于新能源电池系统中水冷板液冷板直冷板等相关测试设备介绍

l 随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水冷板、液冷板和直冷板等产品的相关测试需求越来越多,针对这类产品,我公司设计研发出一整套试验设备,可满足产品的压力循环、耐压爆破、高低温循环、气密性、内部腐蚀、真空、流阻特性、盐雾腐蚀和高低温耐久等相关测试要求;

l 适用产品规格


水冷板、液冷板类

直冷板

尺寸

长宽高2600*1800*200mm

长宽高1500*1000*150mm

重量

≦30kg/台

≦10kg/台

内部容积

≦12L/台

≦5L/台

l 适用标准

序号

设备名称

水冷板/液冷板试验标准

直冷板试验标准

1

脉冲

试验台

实验介质:70%乙二醇+30%水溶液
压力曲线:正弦分布
频率:约1Hz
最低表压:0.5±0.2 bar
最高表压:2.0±0.2 bar
测试过程:
10 000压力循环,介质温度 = -20±3℃,环境温度 = -40±3℃
90 000压力循环,介质温度 = 80±3℃,环境温度 = 80±3℃
10 000压力循环,介质温度 = -20±3℃,环境温度 = -40±3℃
90 000压力循环,介质温度 = 80±3℃,环境温度 = 80±3℃
升降温速率:1.3-3℃/min
观察过程中是否有冷却液泄漏。

实验介质:液压油或制冷剂(R134a)                         环境温度:65℃±2℃
介质温度:65℃±2℃
先在0.1MPa 和 0.5MPa 之间循环 135000 次, 然后再在 0.1MPa 和 1.0MPa 之间循环 15000 次,周期为 9s,高低压保持时间各需大于 3s。
实验次数:15万次,                                                  试样数量:3件

2

爆破

试验台

水冷板芯体通入压缩空气/水/油;
压力:按1bar速率加压至2.0Bar(应无泄露),继续1bar速率加压至失效,每次加压保压60s,记录失效压力及位置,不小于8bar。

制冷剂(R134a)或液压油为工质,室温下按照 10bars/min 的速度从常压升到 40 bar,然后保持 3min,再按 0.1bars/s 的速度持续增加直到直冷板爆破。

3

冷热循环试验台

实验条件:压力交变实验完成后进行
实验介质:70%乙二醇+30%水溶液
介质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升降温2.5~10℃/min
循环次数:10次
过程如下:
1、压力<2.0bar,温度从20℃升高到80℃,维持80℃ 15min@4bar。
2、压力<2.0bar,温度从80℃降低到20℃,维持20℃ 15min@4bar。
3、压力<0.5bar,温度从20℃降低到-40℃,维持-40℃ 15min@2bar。
4、压力<0.5bar,温度从-40℃升高到20℃,维持20℃ 15min@4bar。。

向电池直冷板充注制冷剂(R134a),使系统压力保持在 8bar,封堵电池直冷板的进出口,然后置于-40℃~+85℃的交变温度环境中,被测样品在每个极端温度环境中保持 30min,两种极端温度的转换时间在 2min 以内,循环 200 次,共213.5h。

1)测试目标:热管理系统(包括冷板、管路、法兰盘)
2)测试介质:水和乙二醇(体积比50:50)
3)测试压力:表压=2.5 bar(绝对压力3.5bar)
4)介质冷热循环温度:-20℃~90℃~ -20℃
5)频率:3~5次/小时
6)温度控制精度:+/-3℃
7)循环次数:5000次
8)热管理系统通过测试的标准:保压2 min热管理系统泄漏量小于2 ml/min,且没有变形。

4

气密

试验台

1) 使用205KPa气压给水冷管充气,充气时间40s,范围200~210KPa;
2) 稳压持续时间120s,检测水冷系统气压,范围200~210KPa;
3) 测试时间60s;
4) 排气3s;
1) 水冷系统或部件浸没于最大深度0.5m水中
2)使用205KPa气压给水冷管充气,范围200~210KPa;
3) 稳压持续时间120s,检测水冷系统气压,范围200~210KPa;
4) 观察有无气泡泄漏
5) 排气3s;
1)检测箱体抽真空,使用压力205KPa氦气给水冷管充气,范围200~210KPa;
2)测试60S
3) 排气3s;

采用氦检设备,向电池直冷板内部充入测试压力2.0MPa的氦气(氦气浓度大于 70%),放入真空度不大于 30pa 的真空箱内检测

参照QC/T468-2010,在水冷板芯体内通入3.5bar的压缩空气,保压时间1h,加压状态和泄压后金属件对应零件的变形率小于5%。

5

内部腐蚀试验台

混合液温度:90±2℃
混合溶液流量:1.3L/s-1.6L/s
按照要求的流量运行76h,机停静置8h为一个循环,停机期间进行溶液pH值检查和补液,共计进行14个循环;溶液检查分为pH值和外观检查,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出现±1以上的pH值变化,溶液外观不允许出现混浊和沉淀。
内腐蚀测试后进行爆破测试,按1bar速率加压至2.0Bar(应无泄漏),继续1bar速率加压至失效,每次加压保压60s,记录失效压力及位置,不小于8bar。
混合液由40%防冻液和60%ASTM液溶组成(体积比)。
防冻液型号:45%的乙二醇防冻液,冻结温度:-30℃,ATM溶液:由1L蒸馏水与148mg的硫酸钠、165mg的氯化钠和138mg的碳酸氢钠配置。


6

真空

试验台

测试介质:空气
测试压力:0.03Bar(绝对压力)
环境压力:1.013Bar
测试温度:22(+5/-2℃)
保压时间:60s
循环次数:5次
测试后进行密封性测试。

室温下先向电池直冷板充满氮气,然后用(0.05+/-0.01) bar/s 压力将样件抽真空到 0.003 bar,保压 1min,然后以(0.05+/-0.01) bar/s 压力将样件恢复至大气压,重复 5 次。                                           

1,将液冷板与管路按整车装配状态装配为总成后,内部施加-5±0.5kPa的压力,保压60s后恢复常压,重复5次后进行耐静压强度测试,再进行总成密封性测试,结果应液冷系统密封性能要求。
2. 测试前,用工装堵住冷却系统出水口,通过冷却系统进水口进行抽真空,3min内使冷却系统内部真空压力到达60mbar,然后保持此压力30min。

25℃±5℃测试温度下,将电池直冷板抽真空到 0.003 bar,填充冷媒或氮气使压力达到 12 bar,将冷媒或氮气加热至 47℃,重复 5 次。

7

流量阻力试验台

参照QC∕T 907-2013,采用50%体积浓度乙二醇水溶液,常温下,流量为6、8、10、12L/min(根据具体项目确定)的条件下水阻;低温下(-15℃),流量为8L/min的条件下水阻(总成包括水冷连接管、法兰盘及冷板芯体)。


8

盐雾腐蚀试验台

实验介质:腐蚀溶液配比为氯化钠50g/L:PH值为6-7
实验箱温度:35±2℃, 饱和桶温度:47±2℃
实验状态:连续喷雾30min,高湿静置90min
循环次数:300次


9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水冷板内部通入70%乙二醇和30%的水(体积比)
表压力:1.3bar
试验时间:450h
环境温度:110±5℃
介质温度:110±5℃
第200h进行密封性试验。

先充注8bar 的制冷剂(R134a)或液压油,封堵电池直冷板的进出口,然后将电池直冷板放入温度设置为 85±3℃,湿度设置为 95%RH 的恒温恒湿箱,1000h 后取出。

将产品内部注入70%乙二醇+30%水溶液,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设置温度为-40℃。10h后取出。要求在10min内放掉冷却液。

湿度为95%条件下,持续235h。试验方法:向电池直冷板充注制冷剂(R134a),使系统压力保持在 8bar,封堵电池直冷板的进出口,然后将电池直冷板进行如下试验: (1)从 23℃以 0.5℃/min 的速率上升到 65℃静置 4h,再以 0.5℃/min的速率降到 23℃,在 23℃静置 1h;(2)以 0.5℃/min 速率上升达到 65℃静置 4h,再以 0.5℃/min的速率降到 23℃静置 2.5h;(3)以 1.1℃/min 速率下降到-10℃静置 3h;(4)以 0.4℃/min 上升到 23℃静置 1.5h。试验(1)~(4)为一个周期,重复 10 个周期。

1.png2.png3.png4.png5.png6.png7.png8.png9.png

网址:关于新能源电池系统中水冷板、液冷板、直冷板等相关测试设备介绍 https://klqsh.com/news/view/206427

相关内容

储能电池簇液冷测试机:保障储能系统安全与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
2025年游戏平板怎么选?四大热门平板等你来挑
节水妙招:水桶收集淋浴冷水 思维导图模板
菏泽制冷维修培训班
古典风中国美食文化介绍PPT模板
微星主板关机USB供电BIOS设置教程
亚马逊第一款电子墨水平板电脑 Kindle Scribe 深度测评
汽车检测维修师证考试的汽车保养相关考点有哪些?
绿色技术赋能 应对用电高峰
绿色技术赋能 应对用电高峰(经济聚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