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江西省博物馆携手新华网与猿辅导素养课,于2025年8月26日正式启动了“博物馆探秘发现营(2025博物AI+新知计划)”科普互动展,标志着AI技术在文博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探索AI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应用。
AI赋能下的文博教育新体验
此次“探秘发现营”的核心在于将AI技术融入博物馆的传统展览与互动体验中。活动围绕“神奇动物大冒险”和“学霸文具店”两大主题任务线路展开。在“神奇动物大冒险”线路中,参观者通过互动形式,了解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动物纹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利用智能设备,如手机或手表,触碰NFC或扫码,观看文物知识视频,加深对青铜文化的理解。在“学霸文具店”线路中,孩子们则可以近距离接触北宋曾巩抄手石砚、南宋螭龙钮青铜镇等古代文具,体验古人的学习生活。这种结合AI技术的互动方式,使得展览内容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理解。
智能化互动与个性化学习
活动特别设计了基础探秘和小小讲解员主题研学两项闯关任务。基础探秘任务通过知识问答,引导小朋友观察文物,并利用智能设备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小小讲解员主题研学则鼓励孩子们参与讲解,录制视频,提升表达能力。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任务后,参与者还可以获得DIY文物知识徽章和“文博小小讲解员”纪念铭牌,增强参与感和荣誉感。这种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博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积极探索。
AI技术在文博领域的未来展望
“博物馆探秘发现营”的成功举办,为AI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性的应用。例如,可以利用AI进行文物修复、虚拟展览、个性化导览等,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同时,AI还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观众的兴趣和需求,从而优化展览内容和形式。此次合作,也预示着AI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你认为AI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未来还可能拓展到哪些方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