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必掌握常识大全.pdf

发布时间:2025-09-02 05:03

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数字技能学习#

护理必掌握常识大全 体温:2 脉搏2 呼吸3 卧位4 病人躯体的保护5 热疗法6 冷疗法7 人的营养要素8 饮食与人体健康及疾病痊愈的关系9 饮食护理10 恶心、呕吐的观察与护理10 排便的观察与护理11 肠胀气的观察与护理12 口腔护理12 头发护理13 皮肤护理14 濒死期15 尸体护理16 临床死亡期16 体温: (一)正常体温: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 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 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 (二)生理变化: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 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 范围的低值;正常人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 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女性较男性稍高;运动、沐浴、进食、精神紧张等 因素的影响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药后可使 体温下降。 (三)异常体温 1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 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37.3?38.0;中度热: 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 以上。 2)发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为每日两 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如 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 做头部冷敷;体温超过39.5,可用温水擦浴、酒精拭浴或大动脉处冷敷;注意 给病人补充营养和水分,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保证其卧床休息。 2 体温过低:体温在35.0 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多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 危重病人。对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适当保温,使 室温保持下24.0?26.0°C为宜。 (四)体温测量方法:测前需检查体温计水银柱在35.0 以下。 [1]口腔测温法 口表汞端斜放舌下,让病人闭嘴用鼻呼吸,不要咬体温计, 3分钟后取出。 [2]腋下测温法 擦干腋下汗液,体温计汞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 皮肤,让病人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 [3]直肠测温法 让病人侧卧、俯 卧或屈膝仰卧,用20%皂液或油剂润滑肛表汞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 钟后取出。 脉搏 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每次左心室收缩将血射入已经充满血液的主动脉 时,动脉壁扩张以适应增加的压力。动脉血管壁相应地扩张和回缩,以适应心 脏的节律而出现的搏动,在表浅动脉可以摸到的波动就是脉搏。 (一)正常脉搏: 1脉率: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安静时脉搏每分钟为60?100 次,且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女性较男性快,幼儿较 成人快,老人较慢,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加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2脉律:即脉搏的节律性。它反映心搏的规律。正常脉搏的节律应跳动均 匀且间隔时间相等。 3脉搏的强弱: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的充盈程度、动脉壁的弹性和脉压 的大小。 4脉搏的紧张度:正常动脉血管壁是光滑柔软有一定弹性的。 (二)异常脉搏: 1频率异常: 速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速脉。多见于发热或大出血时的 病人。 缓脉 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缓脉。多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 导阻滞的病人。 2节律异常:脉搏的搏动不规则,脉搏间隔的时间时长时短,称节律异 常。包括: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脉搏短绌等。 3脉搏强弱异常:包括洪脉、丝脉等。 4紧张度异常:动脉硬化时管壁可变硬而失去弹性,诊脉时有紧张条索 感。异常脉搏出现后,应消除心理恐惧及时就医。 (三) 脉搏测量注意事项: 1) 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 避免用拇指诊脉,拇指小动脉搏动易和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 发现短绌脉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4) 为瘫痪病人测量脉搏,应选择健康侧的肢体 呼吸 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网址:护理必掌握常识大全.pdf https://klqsh.com/news/view/208275

相关内容

护士必须掌握的五条急救常识
家长必看!孩子必须掌握的10大安全常识
母婴护理你需要掌握的小常识有哪些
掌握常见急救知识,守护生命安全
宝宝护理知识大全,新手爸妈尽快掌握!
历史文化常识全知道pdf下载
育儿知识大全,这些知识你必须要掌握!
护士必备护理知识大全
护士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护理老人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