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丨气候目标设定从“刚性约束”迈向“弹性治理”

发布时间:2025-09-02 07:12

绿色金融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如巴黎协定的重要工具 #生活知识# #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 #绿色金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绿色金融,气候风险管理

2025 年 4 月15日,净零银行业联盟(NZBA)发布《第三版气候目标设定指南》(以下简称《第三版指南》),作为2021年首版指南的第三次迭代,该文件标志着全球银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设定与实施框架迈向更科学、更务实的新阶段。

2021年《第一版指南作》为“奠基之作”,初步构建了气候目标设定的宏观框架,引导银行建立基础气候目标意识,但受限于数据与行业认知,操作性存在局限。2024年《第二版指南》“深化拓展”,首次将资本市场活动纳入碳排放核算范围,明确 1.5℃升温目标并细化时间节点,推动气候目标向可衡量、可操作迈进。2025年《第三版指南》则在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提升的背景下“革新适应”,通过调整目标原则、细化行业覆盖、强化披露要求等举措,形成更贴合现实的操作框架。

《第三版指南》的主要有平衡雄心(Ambition)与务实的五大突破。

一是目标设定原则的弹性化调整。升温目标从第二版严格的1.5℃调整为“2℃为主、争取1.5℃”,为传统能源依赖度高的经济体和银行提供转型缓冲空间,平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气候目标。

二是目标实施与审查机制的系统化优化。在目标设定上,允许银行适配区域政策与所在国家气候承诺设定目标,且允许“目标范围”而非单一数值。

三是行业覆盖的精准化与量化界定。首次明确了煤炭行业纳入标准,客户若5%以上收入来自动力煤开采或煤电发电,即需纳入气候目标范围,通过量化阈值解决前两版行业界定模糊问题,增强对高碳行业的针对性约束。

四是情景分析与数据要求的务实化升级。强调了区域政策适配性,承认不同国家转型路径的差异;要求优先保障数据质量,避免因追求统一标准而牺牲可信度;对负排放技术采取保守假设,防止目标设定中的高估风险。

五是深度披露与透明度的显著提升。新增“行动计划披露”,要求银行公开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对客户转型计划的评估,形成“银行-客户”生态共建机制。规范碳信用使用边界,仅允许抵消“残留排放”且需通过国际认证,采用国际公认行业分类代码,同时,明确资本市场活动的披露范围,提升信息可比性。

对银行业而言,《第三版指南》通过全业务链碳排放覆盖与风险评估,助力识别气候转型风险,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长期抗风险能力;对金融市场而言,统一标准增强市场透明度,能够引导资金流向低碳领域,加速实体经济低碳转型,推动全球经济向可持续模式演进。

尽管《第三版指南》提供了更清晰的目标设定和实施路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实施层面,银行面临数据获取与技术资源瓶颈,短期盈利压力可能影响转型积极性。对此,需建立联盟内技术共享平台、监管激励政策以降低执行成本。行业协同方面,一方面,不同银行目标设定差异可能导致可比性下降,需加强自律机制;另一方面,推动跨机构统一气候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金融标准,形成金融体系协同效应。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email protected]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email protected]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绿色金融丨气候目标设定从“刚性约束”迈向“弹性治理” https://klqsh.com/news/view/208655

相关内容

践行“五篇大文章”,上周多款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理财新品首发
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如何确保可达成性?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平安理财五周年:谱写“人民金融”新篇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我国加速构建气候韧性能源体系
设定目标范文
观点丨让环保从理念走向生活日常
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明确的方向
如何正确的设定目标:目标设定理论 – PingCode
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设定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