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举行——人民政协网
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人文精神,强调学以致用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哲学#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郭海瑾)2024·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展开论坛“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于近日举行。该论坛设有开幕式和三个单元的圆桌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孙萌主持,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原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发表致辞。
论坛现场
张思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论坛的主题提出了弘扬电影文学精神的鲜明口号,这标志着电影界对于电影艺术的本性包括电影的文学性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第一,电影的文学性是电影本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综合了各类艺术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文学。作为一门叙事艺术,文学既要讲好故事又要写好人物的特征被电影吸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电影是在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电影的创作过程分为写剧本、拍摄和后期剪辑三个阶段,其中写剧本就是电影生产的文学阶段。我认为电影剧本是除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以外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这也说明了电影的文学性存在。第三,优秀的文学作品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来源。张思涛认为,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改编对于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比如谢晋的《牧马人》《芙蓉镇》都是从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这对于增强电影的文学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影的文学精神是客观存在的,其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赵卫防认为,新时代以来,在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中,文学性,特别是戏剧性叙事成为了当下电影叙事最有力的资源。好看的电影需要好的故事,这提供了当下国产电影问题的破解之法。他希望,在中国电影遭遇发展难题时,迫切需要专家们做出诊断,给出良方。设置本论坛的初衷就在于研究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探讨中国电影的文学价值,提出新理论、新对策。
开幕式后,来自业界和学界的知名作家、导演、编剧、电影学者等围绕论坛议题分享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及创作感悟,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对嘉宾发言作精彩点评。
圆桌会议分设两场,上半场会议由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武亚军主持,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对嘉宾发言作精彩评议。下半场会议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镇主持,《当代动画》执行主编、《当代电影》编审檀秋文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孙萌对嘉宾发言作精彩评议。
网址:“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举行——人民政协网 https://klqsh.com/news/view/210088
相关内容
“中国影视评论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开启——人民政协网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举行 知名编剧提出要“关注年轻人时下的真问题”
以光影致敬老师 青春励志电影《悟青春》全国首映——人民政协网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电影创作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红经济发展论坛在潜举行
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与会者建言献策
共话影视作品创作 首届厦门影视创作论坛举办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发展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影视评论学术论坛
海南自由贸易港影视产业政策对接会暨第16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发布会明日将在陵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