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自主阅读?

发布时间:2025-09-03 10:52

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阅读技巧#

孩子为什么不爱看书?

该怎样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如何在学校、家庭中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

对于低年段的孩子,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有效的?

相信很多老师、家长都存在同样的困惑。今天,就请 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 初级学员黎梦琪老师为大家一一解答。

她将从当下 低段学生阅读现状分析、阅读环境打造具体实施方法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让初入学校的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信满满的干货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一起来看~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汲取这种营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自主阅读。近几年语文教材的改版也让大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随着自主阅读的呼声越来越高,更多的家长和老师也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黄国才先生曾讲到,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无非三件事,第一件是写字,第二件是读书,第三件是作文。这三件事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初入校园时是对知识抱有期待的,但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进入一个充满功利性的环境,每天都在比赛谁认得字多,谁会读了几篇文章,就会让一部分学生丧失对文字美感的追求。

文字是学生进入文本内容最简单的途径,但如何利用好文字让学生对读更多的书产生兴趣才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下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

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对低学段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但是现实中来看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 停留在书本表面,而且阅读的书本也基本上是课本,或者是教材中提及的推荐书目。

对这些孩子而言,阅读课外书籍 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一旦老师不定期追踪阅读情况,那么很快这一项阅读活动就夏然而止了。

而家长们也是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爱上读书,一方面又 担心孩子看多了“闲书”会耽误学习。另一方面低学段学生识字不多,他们也 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阅读方法,如果没有大人的协助,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更不要说是培养阅读兴趣了。

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件需要静心的事情,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这个环境并不要求一定很宽敞,但一定要是舒适而全然放松的,在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就提到,帮助孩子成为深爱阅读的读者就要帮助他们创造一个阅读环境。

学校环境

现在很多学校都配有图书馆,但是学生的利用率却很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善,缺少专业的图书管理员负责。而且学生人数多,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前进入图书馆就是走马观花。那这样是不是就不能让学生在学校读书呢?当然不是了,我们 可以将图书馆搬进教室,在教室的一角打造一个舒适的班级图书区,这样孩子们就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书本,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这个角落一定是要有一个书架的,陈列的书籍也得是精心挑选过,适合班里学生阅读的,书目的数量不能过少,零零星星地摆放在书架上也不好看,没有一种图书角的氛围;图书过多也不行,会让人眼花缭乱。

当然了, 并不是有了一个班级图书区就一定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在班级里开展阅读课一定是不可少的,低段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好,阅读课的前期还是需要 教师引领,可以给他们读读故事,再剩余二十分钟左右自己读书,最后还可以留出五六分钟进行分享。

家庭环境

低学段学生由于识字量受限,他们最初的阅读体验往往是来自家庭的,如果幼儿阶段他们没有从耳朵积累大量的词汇,那么可能会妨碍脑部的正常发育。亲子共读是家庭阅读的最重要形式。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一个不给孩子读书的家长和一个常常给孩子读书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家长能够把阅读当做一件必不可少的娱乐休闲,每天陪伴孩子共同阅读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周陪孩子去一次图书馆,长此以往,阅读就在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被激起读书欲望,自然而然地也就加入读书的行列了。

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硬环境,比起学校来说,在家庭里更容易打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在家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出一个专门的读书空间,可以是卧室的一角,也可以是独立的书房,现在还有些家庭直接抛弃传统的电视客厅,而是打造一墙的书柜,孩子们可以随意地或躺或坐在地上,随手翻阅书本。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只要确定好读书的空间, 就要和孩子约定好,那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在进入读书空间后就要开始遵守规则了

三、阅读教学策略

巧借绘本,培养阅读习惯

图画书中隐藏着无数的语言,只要念给孩子听,孩子立刻就可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的最重要目的。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精美的绘本插犹如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利用绘本培养低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例如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个想象单元,就可以拓展阅读《月亮的味道》,通过设计“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读一读、议一议”等环节带领学生走进绘本故事情景中。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想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低学段学生 重在培养兴趣,切忌不停的问问题,打断学生的想象

大声朗读,激发阅读潜能

增加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朗读。研究表明当人在大声朗读时,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深入理解文章、书籍,所以在班里开展每天十分钟的诵读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的第一原则是连续性,学生在每天十来分钟的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文本的音韵美,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低学段学生的诵读文本可以是儿歌童谣,结合一年级部编版教材,在一遍遍的通读下,孩子们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大量的生字,也为阅读更多书目打下了识字的基础。如《小小的船》《江南》《四季》这些童谣节奏明快、内容浅显易懂、生机盎然,通过示范读、领读、自读等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文本,建立诵读的初体验,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活动引领,保持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学段的学生专注力不够,对阅读的兴趣不可能保持时间长久, 孩子读了书就一定要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及时得到了读书的成果他们才能认识到读书是有用的

所以要在班级里开展多种多样的 读书实践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最佳展示的方法应是经常开展一些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在每天在语文课上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讲故事、背诵童谣 (提前提出要求:落落大方,吐字清晰流利,能有感情地讲故事就更好了),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鼓励。

还可以进行班级或者年级组的 阅读比赛,例如:诗歌诵读比赛、成语接龙、好书推介会、书香少年展示会。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使读到的内容能够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再转化为内驱力,长期以往,学生就会真正地领会到阅读带来的好处,从而完全爱上阅读,实现自主阅读。

阅读也是为语文教育所服务的,小学低学段学生正处在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打好阅读基础,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经验、阅读习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设置可行的阅读课堂及提供展示的平台,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根本的、持久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地让孩子爱上阅读、享受阅读【END】

加入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

成为专业的儿童阅读指导老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自主阅读? https://klqsh.com/news/view/212327

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docx
读书: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怎么培养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5篇)
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
从阅读开始: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