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心态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孩子的乐观心态该如何培养
拥有乐观心态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追求幸福心态#
现今社会,不断爆出“抑郁症”,未婚人有婚姻抑郁,生娃的产妇情绪有产后抑郁,学生有抑郁,成人有抑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就像是传染病,肆意滋生在我们所有人的周围,张开狰狞的面孔,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幸福感。
我们不禁自问:生活条件改善了,可供选择的面越来越广了,收入也越来越高了,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到内心的无力,为什么感到更疲惫,曾经的很容易满足的那种幸福感去哪里了?
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活着,我们的孩子能感受到幸福吗?他们的性格会乐观吗?幸福的生活,乐观的心态怎样才能得到呢?
1、乐观的心态是可以从小建立的
孩子从出生之日起,他们就是弱小且无助地,生活的一切全部依赖于周围人的照料,他们会微笑,会哭泣。孩子们自己学翻身,学爬行,学走路,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得以成长。当孩子在自我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在克服自身协调性的时候,这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才能熟练掌握的。
父母在旁的呵护,引导,微笑的鼓励,就能帮忙孩子在面对失败、面对挑战时,选择不退缩,生出勇力渴望成功,在渴望成功的念头驱动下,孩子会进行一次次的尝试,克服内在和外在的困难和阻碍,达到真正的成功。
当这类的行为积攒起来,孩子正在做的事就会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他们对如何达到目标,达到目标前有可能会经历失败,会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想法,而这种思维就是建立乐观心态的基础。
2、孩子的“自尊”培养非常重要
著名的音乐制作人高晓松的母亲,谈到孩子教育的时候,公布了两点,一个是自尊心,一个是求知欲。有了自尊心就会不甘居于人后,有了求知欲就会爱上学习。高晓松母亲谈到当初孩子曾对自己说“老师总说那个女孩好,我非得念得比她好不可。”对此高晓松母亲总结道“有了自尊心,他自个就知道学习了。”
“自尊”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擅长,内心里真正充满着光芒。孩子做的成功的事越来越多,会直接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尊”,使自己的情绪处于一个开朗且愉悦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成功”,可大可小,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都是“成功”。
对自己的表现有正向的评价,同时不把自己放在过高的期望值。
孩子是一天天长大的,思维是一天天成熟的,体力是一天天增强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究竟该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定一个阶段性的期望值目标。和你的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界限在哪里,他们对自己的可进步空间定在哪里?
正向的“自尊”是可以培养的,不是家长空口说出来的。光靠家长下达目标,或者单一的鼓励是不够的,随时关注并引导教育,让孩子自己觉察出自己在“进步”,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到”,他们才会知道只要开始做,就不会比别人差,甚至还会比别人更好。孩子对事物不排斥,并且愿意去尝试,每进步一点,做事的态度就会更积极一点,自我得到肯定,“自尊”自然能得到正向的提升。
3、乐观与生活环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从来就没有明确的数据表示,生活的贫富程度与乐观成正比。所以,经济条件的好坏和乐观的心态并不对等。比如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培养的孩子未必悲观;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培养的孩子未必乐观。孩子的心态更取决于父母、亲人、学校的老师是怎样的。
悲观的人通常对待事情的态度比较消极,取得的成绩往往也低于自身正常的水平,因为情绪的影响通常身体也会相对弱一些。
乐观的人对待事情,通常会降低自身的期望值,从现实环境出发,为已拥有的感到满意,继续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对于没有发生的,现在没有的并不感到焦躁,他们会踏实的,按照目标去努力实现。
悲观的孩子认为不幸的事情总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自己永远被别人讨厌,永远不可能考出好成绩;乐观的孩子会将不好的事情放在脑后,因为他们相信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小过往,哪怕失败也会是暂时性的,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更努力地去面对,就会有好的结果。
生活中,喜怒哀乐都是我们正常的情绪,再乐观的人也会有悲观的时候,这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矛盾。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在面临失败、困境的时候,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燃起希望与勇气。生活中随时都会沮丧,因此我们更有责任让自己乐观,培养我们孩子乐观。
举报/反馈
网址:乐观心态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孩子的乐观心态该如何培养 https://klqsh.com/news/view/213255
相关内容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乐观心态,如何养成乐观心态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长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积极心态的持久培养:教育孩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乐观心态:如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怎样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从小培养孩子快乐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