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进社区 邻里有生机

发布时间:2025-09-03 23:42

在社区里找到合适的训练伙伴,共同进步 #生活乐趣# #运动健身乐趣# #运动社区#

社区合伙人陪小朋友玩游戏。受访者供图

富宁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新奇音乐公益课。受访者供图

社区前院“微改造”后变成运动场。受访者供图

街角的咖啡馆,儿童的暑期课堂,周末的成人摄影培训,适合老人的运动课……一幕幕活力涌动的场景,越来越多地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出来,吸引着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公共活动。

变化源于社区合伙人参与的创新实践,它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细胞”——社区的面貌。在街道和社区的鼓励和招募下,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业主体纷纷“合伙”,通过公益活动、服务认领、资源互补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从一杯咖啡的温度,到一处空间功能的升级,再到一群合伙人的集结,云浮社区合伙人模式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活治理末梢,让一个个“城市细胞”焕发蓬勃生机,编织出更多邻里新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洪铭

服务菜单“活”起来

云城区金山社区街角的“云小城”咖啡屋,如今是居民点赞的“邻里客厅”。推开门,咖啡香扑面而来,讲座、手工课、邻里沙龙等日常活动常年不断,老人孩子都能找到喜欢待的角落。

社区,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和居住所在,还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过去,一些社区服务可能离大家有点远,或者不够丰富。

“怎么让好地方‘热’起来?”金山社区想了个办法: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邀请社会力量来“合伙”。简单说,就是欢迎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商家老板,甚至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都来社区“搭伙”。

合伙人来了,就要用各自的本事——比如提供场地、做公益服务、分享资源,一起为居民打造更贴心、更专业、更有趣的服务,把党群服务中心变为居民“推门可见、抬脚可进”的“会客厅”。

金山的探索并非个例,云城在今年初引入党群服务的社区合伙人模式,大量搜集居民需求,包括学摄影、看粤剧、剪发等,接着找来影视公司、律师、手艺人这些“社区能人”当合伙人。居民点单,能人接单,社区生活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

罗定市重点盘活闲置空间、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有的党群服务中心变成老人的“健康站”“书吧”“画室”“运动角”;有的则联动医院、博物馆、学校,把健康检查、文化体验、心理咨询这些专业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郁南县都城镇把社会团体、热心商家、手艺人、共建单位都请来当“合伙人”。社区列清楚“有啥资源”“能供啥服务”“有啥项目”三张清单,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形成了一个闭环。

新兴县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亲邻之家”,建起“共享客厅”,增加了书吧、培训室、休闲区。合伙人不断加入,拓展着“邻里朋友圈”,带来文艺培训、公益关怀、老人送餐等暖心项目。

能人巧匠“涌”进来

社区的合伙人队伍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金山社区“青年+咖啡+社区”的组合背后,是一群怀揣热忱的年轻人——有搞艺术设计的、有懂餐饮管理的、有会策划活动的。他们共同的初心朴素而滚烫:“让这片社区更有温度。”

“我们期盼这里不只弥漫着咖啡的香气,更能成为邻里间传递温情的驿站,愿每一位走进来的人,在咖啡的氤氲里,结识近邻,分享生活,让我们一同为这片家园注入更多的温度与活力。”云城街道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对金山社区咖啡馆的美好期待。

同样在金山社区,签完第一批合伙人不久,又一批新面孔加入,有人宣传实用的保险知识,有人教孩子们玩转少儿编程,项目更接地气、方式更灵活了。

罗定市北区和石围社区也迎来了新的口腔门诊合伙人,他们为居民带来了免费的口腔检查和健康讲座。罗城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敞开怀抱欢迎多元主体加入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列,将专业所长转化为惠民行动,未来将孵化培育更多专业型、服务型的合伙人,让更多治理新力量融入社区。”

各式各样合伙人的加入,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新想法、新资源,加上社区把闲置空间用活了、服务功能更新了、运营方式创新了,治理的“朋友圈”越来越壮大,社区的温度也一点点升了起来。

从空间焕新到服务升级,离不开来自教育、文化、金融、建筑、通信、心理等各行各业能人的支持,他们带来新点子、新尝试,刷新大家对社区的印象,也让社区生活焕发出新活力。

闲置空间“动”起来

暑假一到,云城区云硫社区更热闹了——社区夏令营开课了,趣味实验、特长班、创意手工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让大家欣喜的是,由于闲置空间得到高效利用,夏令营空间更宽敞了,师资丰富了,吸引的社区孩子也更多了。

罗定市的探索同样深入。当地围绕“服务空间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目标,因地制宜改造党群服务中心,让原本闲置浪费的空间变身“功能集聚”的好去处。

在素龙街道凤西村,村里把400平方米低频使用的空间改造成多功能活动中心,功能区从原来的6个增至10个,还引入卫生站提供普惠医疗服务。“过去很少使用的空房间,现在成了老人每天打卡的‘健康站’。”村支书的感慨真切反映了空间盘活带来的实效。

数据显示,罗定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以来,全市党群服务中心直接服务群众的场室面积平均占比从58%提升至90%以上。

放眼云浮,社区的“空间变身”还有很多。有的将原来空置的会议室变成“书吧”“画馆”,有的让渡前院空地变身“全龄运动场”,有的引入老师开设瑜伽课,收益反哺社区公益,还有的变身课堂、托管班……服务越来越贴近市民需求。

■一线故事

从空置到“打卡”

红色阵地涌动

聚心磁力

罗定市罗城街道石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编程课上的孩童笑声格外清脆。授课企业正是通过“阵地换服务”入驻的,他们的部分收益还会反哺社区公益。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罗定市激活党群服务中心这一“红色阵地”的缩影。今年以来,罗定市以党建为引领,紧扣“盘活空间、资源整合、服务提质”,创新“阵地换服务”“公益+市场”等模式,推动党群服务中心蝶变为多元共治的温暖枢纽。

闲置空间如何焕发生机?罗定市给出了答案:最大化服务空间,最小化办公区域。素龙街道凤西村,400平方米闲置房化身多功能中心,村支书感叹:“空房成了老人每日打卡的‘健康站’。”北区社区将会议室改成书香“书吧”,亲子绘画收益反哺公益。石围社区更上演“立体盘活”:前院变“全龄运动场”,日均百人健身;闲置四楼开瑜伽课,企业收益滋养社区。全市服务场室占比从58%飙升至90%以上。

力量如何汇聚?罗定市探索“社区搭台、合伙人唱戏”机制,广泛整合各方资源。石围社区链接超20家“合伙人”:开放大学办“老年学堂”,罗城医院设“健康会客厅”提供义诊减糖操,专业机构驻点心理疏导。“精准对接,让伙伴各展所长服务居民。”社区书记道出关键。北区社区以“文化赋能”聚资源,联合博物馆、文化馆举办经典诵读与传统节庆。仅罗城街道,41家主体入驻形成共享、服务、公益、治理的良性循环。

服务如何精准?在凤西村老年中心,志愿服务积分可换理发、针灸,“暖心食堂”每周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早餐。在北区社区,志愿者带孩子们玩转手工、编程、非遗体验。

截至6月,罗定全市33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开展便民服务超4200场,“家门口”的暖意持续升腾。

■观察

社区合伙人

让城市更温暖

在云浮市云城区金山社区的街角,一家名为“云小城”的咖啡屋,正飘出日常的暖意。这里不仅弥漫着咖啡香,更悄然成为邻里交往的“客厅”。

以社区街角咖啡馆为窗口,可以透视云浮城乡社区合伙人的探索。社区敞开怀抱,邀请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家乃至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能人”,通过“公益+微利+低偿”的创新模式,如“阵地换服务”等,共同编织社区服务的温暖网络。

于是,空间被悄然点亮:罗定市石围社区闲置的四楼化作活力瑜伽室,收益反哺社区公益;新兴县城北社区曾经的办事窗口变身为充满生活气息的“共享客厅”,爷爷对弈、孩童嬉戏,服务亦如活水般精准注入居民心田——法律咨询送进家门,少儿编程点燃思维火花,银龄课堂翰墨飘香,口腔义诊守护健康……多元主体的专业所长,在社区的土壤里开出惠民之花。

于是,城市变得更温暖。社区合伙人带来的远不止服务清单的延长,它让曾经疏离的“你我他”,在一次次共同的参与和体验中,重新寻回“我们”的温度与连接。当年轻人在咖啡香气中结识近邻,当长者在“健康站”互道家常,当妈妈们的巧手编织出对困难儿童的关怀——社区治理的重要路径已然显现:以空间活化凝聚人气,凭多元服务回应期盼,最终在共建共享中,让城市生活的每个细胞都焕发出温情脉脉的活力。

举报/反馈

网址:合伙人进社区 邻里有生机 https://klqsh.com/news/view/214056

相关内容

“东城会客·你好邻居•‘竹’你快乐”——社区合伙人邻里文化活动
社区活动如何促进邻里互动增进生活品质
“团聚社区·邻里季”——激活“邻”聚力 乐享“邻”里情
广饶:社区“合伙人”让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崮云湖街道:增进邻里互动 提升社区温度
马尚街道社区邻里文化节:奏响邻里和谐曲,绘就社区温馨景
千人共享年夜饭!|社区盛宴|邻里情深
山东广饶:社区“合伙人”让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邻里相约 共享欢乐!“左邻右社”泉城社区欢乐荟走进济南舜绣社区
传承和谐邻里文化 北京举办第六届“社区邻里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