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为何要合并?会带来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04 09:02

科技与生物医学的结合,为攻克遗传疾病带来曙光。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健康#

新浪新闻

2025年5月25日,国产芯片行业迎来重磅消息——市值3000亿元的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市值900亿元的中科曙光。这场“子并母”的资本运作,不仅打破传统股权逻辑,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突破“卡脖子”困境的战略选择。

为何合并?三大核心逻辑

产业链垂直整合:从芯片到算力的闭环

海光信息专注CPU/DCU芯片设计,中科曙光深耕服务器、超算及算力服务。合并后,双方将构建“芯片设计-整机制造-算力服务”全链条能力。这种模式类似于华为“麒麟芯片 终端设备”的生态闭环,可大幅缩短产品适配周期。例如,海光芯片可直接在中科曙光服务器上优化测试,减少传统供应链中的兼容性损耗。

政策与资本双驱动

此次合并恰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政策窗口期。新规简化审核流程、放宽锁定期要求,为国企资源整合提供便利。双方同属中科院计算所体系,合并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中“集中资源攻关核心技术”的要求。

破解国产芯片生态困局

国产芯片长期面临“有技术无市场”的尴尬。2022-2024年,中科曙光采购海光芯片金额累计超90亿元,但单靠关联交易难成规模。合并后,海光芯片可全面嵌入曙光服务器,形成“强制捆绑”的市场推广机制,类似于英伟达GPU与云计算服务的协同模式,加速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

合并影响:重构国产算力格局

机遇层面

技术协同创新

双方研发资源整合后,可集中攻关AI芯片、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海光基于AMD X86架构的CPU技术,叠加曙光超算经验,有望在7nm以下制程实现突破。

成本规模效应

芯片研发投入动辄数十亿元,合并后研发费用可被更多服务器分摊。按用户分析,原两家各投入10亿元研发,合并后总成本或降至15亿元,节省资金用于先进工艺研发。

国产替代加速

政务、金融等领域对国产化需求迫切,但过去因“芯片-整机-软件”分属不同厂商而却步。合并后提供“一站式国产套餐”,预计国产服务器市占率或从30%提升至50%以上。

挑战与风险

技术迭代压力

海光DCU芯片性能仍落后英伟达H100,若曙光服务器全面绑定海光芯片,可能面临国际竞争中的性能差距风险。

管理整合难题

海光偏重技术研发,曙光侧重硬件制造,二者文化差异或影响协同效率。参考AMD收购ATI的历史,技术整合需至少3-5年磨合期。

生态外拓瓶颈

闭环模式虽保障内部采购,但可能削弱对外部客户的吸引力。如何避免成为“自产自销”的封闭体系,将是长期考验。

行业启示: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战争

此次合并标志着国产芯片竞争进入新阶段——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全生态构建。正如英伟达凭借“GPU CUDA生态”统治AI算力市场,海光与曙光的合并旨在复制“芯片 整机 服务”的护城河。若成功,或将刺激更多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布局,如GPU厂商与云计算公司结盟、EDA工具链与芯片设计公司整合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也可能引发监管层对垄断风险的关注。如何在生态闭环与开放竞争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后续政策制定的关键议题。

这场3000亿规模的行业变局,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是中国打破算力霸权、重塑全球科技产业链的里程碑式尝试。其成败,或将定义下一个十年的国产技术突围路径。

相关视频

大家都在看

中国排面给全世界亿点震撼474万

来华多国领导人接连发声435万新

新华社出图400万

霍启刚身着中山装观看阅兵369万

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365万

坦克有没有后视镜325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精彩播报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直播美图博客看点政务搞笑八卦情感旅游佛学众测

网址:3000亿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为何要合并?会带来什么影响? https://klqsh.com/news/view/215257

相关内容

科技光影·上合风采|迎接这场光影盛宴,重庆准备好了!
打造公益课堂!海天多措并举将食品知识科普至“最后一公里”
“模拟网红”月入3000万:Pewdiepie怎么看?
如何巧妙布置家居空间?布置方式会带来什么影响?
《海贼王》动画重制 中国游戏市场规模破3000亿元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每一帧”光影注入新动力
OpenAI计划上市!​微软合作谈判现曙光,搜索市场份额达12%
科技如何重塑未来社交互动:从虚拟现实到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
科幻影视作品未来可期,厦门亿斯光年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