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有符合建设标准的科技馆548座
进口食品需要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有中文标签。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会上表示,科技馆是面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公共设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对科学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科技馆以丰富的展览活动内容和互动式参与体验,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感知科学、体验科技的重要场所。
倪志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馆免费开放等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国科技馆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体现在建设规模快速增长和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上:
一方面,科技馆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有符合《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科技馆548座,地级行政区科技馆覆盖率提升到77%。东中西部地区各有科技馆171座、166座、211座,区域分布更趋均衡。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以来新增科技馆203座,其中县级科技馆增加了158座,成为新建场馆的主力。
另一方面,科技馆服务效能持续提升。2024年实体科技馆服务公众首次突破1亿人次,2021—2024年,全国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累计服务基层公众超过1.6亿人次。此外,通过开展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推动省级科技馆体系创新、深化“馆校合作”机制等举措,现代科技馆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了“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联动各领域”的网状发展格局。
倪志宇明确,下一步,中国科协将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以科技馆体系为支撑,持续丰富和拓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动地市科技馆和县级科技馆建设发展,试点推进乡镇科普馆建设,持续提升科普场馆覆盖面;二是广泛动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星火科技馆等社会化阵地发挥科普功能,汇聚一批贴近生活的科普资源,建设一批众创众享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批便捷参与的科普活动,形成覆盖广泛、数量众多、活动丰富的社会化科普阵地体系;三是加强优质原创科普资源研发转化,推动展教研要素流动共享和高效配置,提升科普阵地体系服务效能。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址:中国科协: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有符合建设标准的科技馆548座 https://klqsh.com/news/view/216466
相关内容
科技部:以高质量科普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网】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图书馆:服务区域发展的实践路径与价值建构
黄河科技学院科普工作案例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全国科普日案例精选
2025招标资讯=曹娥江精准医学科技成果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线上平台建设服务招标公告
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 2025科技活动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科普点活动纪实
首个全国科普月 中国科技馆打造科学嘉年华展现科创科普“两翼齐飞”
奔跑在创新前沿!按下科技强国建设“快进键”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2025年度创新生态建设计划“科普与科技传播”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中国科普资源报告: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普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