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讲解传古韵,义庄文化润心田
探索古镇文化:周庄的水乡风貌,丽江古城的历史韵味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文化旅游推荐#
八月未央,暑意正浓,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陆盈洁与华夕斐两位同学,选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假期——奔赴无锡荡口古镇,在华氏义庄担任文化讲解志愿者。她们希望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热情,成为连接厚重历史与当代游客的一座桥梁,让沉睡的文物说话,让古老的慈善精神焕发新的生机。
步入素有“江南第一义庄”美誉的华氏义庄,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活动伊始,两位同学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深入研读史料,熟记每一处细节。从乾隆十年华进思父子捐田千亩创庄的善举,到墙面上光绪年间《无锡金匮县志》中对义庄“善举”的详细记载,她们将一段跨越近三百年的宗族慈善史熟稔于心。
在“治谷堂”——这座江南地区保存完好的楠木厅内,陆盈洁同学向游客们娓娓道来。“治”意为赠送,“谷”代表粮食,“治谷”二字精准概括了义庄赈济贫寒的核心功能。她着重介绍了厅内由清代刑部尚书汪由敦奉旨书写的龙纹嘉奖信,以及周围三块由府衙赠与的匾额,讲述华氏的善行如何上达天听、誉满朝野。她还引导游客观看年度支出比例图,直观展示近六成支出用于“赡米”,其余则用于公益事业和子孙教育,彰显华氏先祖既重物质温饱、亦重文化传承的超前理念。
华夕斐同学的讲解则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在庄东唯一留存的历史合影前,她指着照片边缘一个约莫10岁的男孩,告诉游客他是图中唯一至今健在者,现已八十多岁,居住上海。一个生动的细节,瞬间拉近了历史与当下的距离。移步至“怀芬书屋”,她介绍这里便是由华鸿模创办的果育学堂的前身,也是如今荡口中心小学的源头。她充满自豪地描述这座新式学堂如何免费招收族内贫寒子弟,不仅教授经典,还开设自然、体操、音乐等课程,开风气之先。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对华氏先祖华贞固《训蒙习书》的解读。她从“洒扫应对、安详恭敬”的日常生活教育谈起,联系当下部分青少年缺乏自理能力的现状,深刻阐释了古人于细微处培养心性与人格的智慧;继而升华至“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求知精神,再到“仁熟义精、为贤希圣”的至高人生理想。她感慨道,古人立志成圣成贤,视其为生命最有价值的方向,而非今日许多人所追逐的权力与金钱,这种价值观的对比发人深省。
此外,园中那株作为华荣两家联姻信物的珍贵铁线莲,其浪漫故事经她们之口讲述,更添古镇的柔情蜜意;而“永祐典当”与义庄“济穷”相辅相成、以盈利“救急”并贴补学堂的巧妙设计,也展现了华氏先人经营慈善的智慧与格局。
一整天的讲解下来,汗水浸湿了志愿服,嗓音也变得些许沙哑。但每当看到游客们从最初的走马观花,到后来凝神静听、频频点头,甚至主动提问交流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巨大的满足感。她们不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善、关于教育、关于文化根脉的深情对话。
这次经历让两位同学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是青春最美的实践。她们用外语学院学子特有的清晰表述与文化共情力,让尘封的历史重新流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与家国情怀,在每一位听众心中留下温暖的印记,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与精神的传承。


网址:青春讲解传古韵,义庄文化润心田 https://klqsh.com/news/view/217435
相关内容
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生活,传承文明多彩文化活动 让乡风文明浸润心田
山东农业大学海岱齐风青春行小队赴淄开展齐文化研学宣讲实践活动
“沉浸式”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江苏大学:传承民族文化,激活青春活力
青少年考古体验营: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与展望
传统茶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品味茶香韵味
带孩子体验民俗活动,传承民俗文化感受韵味呀
在社区 迎世运|传统民俗迎世运 文化浸润暖人心
少女们的茶道:青春韵味与古典雅致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