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摄影爱好者眼中的“仙居新八景”
青岛八大关是一线海景的别墅区,适合摄影爱好者。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旅游景点#
仙居山水神秀,境内景点众多,古人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评选出了“仙居八景”,分别是:东岭晓春(钟)、南峰眺艇、石龙霖雨、景星望月、水帘瀑布、麻姑积雪、锦凤冲霄和苍岭丹枫。
其实仙居境内还有很多绝美的景色隐藏在高山峡谷溪流中长久以来不为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仙居旅游产业的不断开发和摄影爱好者的努力探索,越来越多新的景点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近日,仙居县举办了评选仙居新八景的活动,向全社会征集新八景的方案。我回顾了一下这几年的的拍摄经历,也构想出了自己心中的新八景。下面就请跟随我相机的镜头来看一看我心目中的“仙居新八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天姥胜境”
神仙居景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发的,古代的时候,神仙居里面曾经有一个西罨寺。神仙居的景色雄齐壮美,但是因为山势险峻,人迹罕至,所以这里在古代并没有列入“仙居八景”。随着神仙居景区的开发,特别是索道建好以后,神仙居山顶之上的绝美景色一下惊艳了世界,神仙居景区也很快地被评为了国家5A级景区。据专家考证,神仙居景区就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魂牵梦绕的天姥山,景区中的很多场景都能与李白诗中的描述一一对应起来。神仙居里面的景点众多,考虑到仙居新八景名额有限,所以我个人建议还是打包成一个景点参加“新八景”。
南宋名志《嘉定赤城志》中清楚地写明了仙居的韦羌山曾经叫“天姥”
神仙居景区天姥峰和“一帆风顺”峰
神仙居北大门西侧的饭蒸岩
宋 陈襄 韦羌山(三首)
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
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事何如?
盘盘英气自纡余,宛有神仙此地居。
天子正求伊与吕,如何不见起樵渔?
山鞠精灵久贮储,中间豪杰出无虚。
乡民世世家居此,争奈儿孙不读书。
二、“绿道寻幽”
仙居绿道网由1条主绿道、多条辅绿道构成“叶脉型”绿道网结构。主绿道(主脉)总长112公里,主要沿仙居永安溪边延伸,沿线串联了仙居县大部分自然与人文景观点,是国家AAAA景区,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公盂秘境
公盂,田市镇一个被悬崖绝壁包围的小山村,至今不通公路,深受徒步驴友的喜爱,被称为“华东最后的香格里拉”。
四、“雾锁方岩”
方岩位于仙居东南双庙乡与朱溪镇交界处,方岩四周绝壁耸立,山顶平坦。古代方国珍曾经在此占山为王。清晨,方岩经常被云雾锁绕,更显雄奇秀美。
清 迟维培 登方岩(二首):
四壁环峰立,方城真宛然。
天开诸洞壑,地别一山川。
滴沥泉声细,熹微塔影悬。
此中有怪木,盘结不知年?
楼台多隐见,花草半分明。
雾重钟声湿,风微梵宇清。
炉烟通帝座,云气接霞城。
谩道当年事,潢池亦弄兵。
五、“谷坦秋韵”
在仙居县城西北官路镇与磐安县交界处有一座谷坦水库,水库里的水杉在秋天的时候,火红的树与湛蓝的湖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谷坦山上到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开满了野生映山红。
六、“杨丰云田”
在仙居朱溪镇的杨丰山,先民们依山开垦出了上万亩的梯田,这里水汽丰沛,清晨经常出现美丽的云海。
七、“上山湖雾”
上山湖是朱溪与上张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不管什么天气,清晨这里经常会有一股薄雾从东面的朱溪涌来,停留在梯田的上方。云海、梯田、古村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水墨山水画。
八:“双溪苔韵”
在步路乡双溪电站附近的一条河谷中,石头上都长满了青苔,摄影人称为青苔谷。无数摄影爱好者不辞辛劳赶来,只为拍得那一片水韵中的绿意。在这里拍出的摄影作品不少在国展和省展中获奖,因此这里成了摄影人来仙居的打卡必经地。
可惜这里名气大了以后,很多不搞摄影的人也来凑热闹,素质低的在青苔上乱踩滥挖,着实让我们摄影人心痛不已。
以上的“仙居新八景”只是从我作为一个摄影人的角度来考虑,所列景色以自然风光为主,如果全面考虑的话还应该考虑仙居的四季花海、传统村落等元素,这里权当是抛砖引玉。
接下来再来复习一下仙居老八景:(以下文字来自360百科,图片由我本人拍摄)
1、东岭晓钟
于县城东门外的东岭。该岭自北向南绵延,是东面拱卫山城的天然屏障,也是通往郡城临海的交通要隘。宋时,邑令赵幼闻以山坳多晚风,建旋憩亭供行人歇息。明万历年间,知县汤聘尹'垒石为台,建会文楼三间',是为文昌祠。清乾隆年间,偃松台上立一方石匾,书镌'烟霞第一城'五个字。文昌祠内原置有大铜种钟一口,凌晨钟鸣,声闻四野,清脆悦耳,唤醒山城居民,故此景称'东岭晓钟'。1861年,太平军焚文昌祠,'移钟入城,欲毁之,不果。移置城隍庙。'此后钟损声绝,以其每年春暖花开时,'仕女竞抬翠(春游采百草为娱乐)于其巅',遂有'晓春'之谓。东岭主峰福应山,系宋令陈襄命名。海拔61米,顶有高约30米的福应塔。塔旁原有尽美亭、会友亭和祀朱熹的朱文公祠。会友者,谓文友会聚于兹,可'俳徊四览,啸咏终日'。尽美者,喻该山尽一邑之美,该亭又尽一山之美。宋绍兴元年(1131)通判庞云中游东岭后有'骚人画吏不能工也'之感慨。宋人杨崇题词曰:清风送月上栏干,云雨溪流破玉寒。
明 张景修 《东岭旋憩亭》
东岭新亭喜落成,山凹突兀焕文星。
遮藏月色天分秀,联接冈峦地错灵。
欲访隐仙凌彩雾,待看日出转洪溟。
他年瑞应夸东浙,好属如椽巨笔铭。
2、麻姑积雪
麻姑岩又名仙姑岩,在下各镇境内,海拔367米,是括苍山主峰米筛浪向北延伸的一脉矮丘。麻姑岩在一流水切割面的峰巅上。以凝灰岩夹沉积岩组成的岩层,在外力作用下赠生变形、变位和断裂,形成奇观。光绪《仙居县志》载:'麻姑央数巨石屹立山巅,如鸟爪,中一石,端如药杵,孤插天心。古树数株,矗立其上。岩上有洞,塑有麻姑像,两石对峙,高深丈余,每逢三冬,积雪皑皑,如银帽一顶',故称'麻姑积雪'。麻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葛洪《神仙传》载:东汉桓帝,麻姑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掷米成珠。她的手指纤细细如鸟爪,麻姑岩上恰有巨石砾立如'鸟爪'。传说蔡经成仙'尽室上升'时,因石臼杵太沉重而遗下,麻姑岩上恰有石笋如'药杵'。麻姑岩是古时著名的道教场所。《临海郡》一书载:'吴大帝赤乌元年(238)孙权下诏在蔡以故宅建隐真观,供奉王方平、麻姑和蔡经。'据此,这里的道观当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唐宋时,麻姑岩香水鼎盛,许多文化名人也慕名前来朝拜,如寓居天台的唐代著名诗人曹唐、我县宋代著名植物学家陈仁玉都曾登监此山,留下优美的诗篇。宋时自谓灵踪仙家蔡经后人的蔡向赋诗饶有趣味,兹录如下: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路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我来既蹑踪以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3、景星望月
在仙居县城西南25公里处,有陡壁峭岩,俗名景星岩,又名'景星望月',十分奇丽。景星岩景区:其中包括响铃岩、望月亭等景点。响铃岩位于摘星台西北角,岩体裂隙成一条宽不足一米、深不可测的悬崖沟壑,石落壑中,击撞左右岩壁,'铃声'清脆,余音袅袅,响声半分钟有余。从山底仰望,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像一艘巨型的轮船停泊于此。峭壁、奇石、古松、修竹构成这里奇特的景观。人在雾中行走,雾随人升腾,是一座长百米,高数十米的山岩,象鹿子伸开的脖子,名曰:'鹿颈岩'。十八盘的最高处是景星岩的天门,眼前修竹万丈,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景星岩的腹地有净居寺。此寺始建于唐代,宋代高僧行机在此结庐为居,明僧石奇、清僧湛庵相继扩建,殿宇恢宏,清顺治十五年围剿山寇时,寺毁,今住持妙德奔波数十年,重修殿宇,再塑佛像,又具规模,香火甚盛,前往参拜的信徒四季不绝。净居寺西面,离'读书堂'不远,有亭名曰'摘星台'。
明 李一潮 《景星岩》:
汨汨尘世岐,迢迢景星路。
飞云绝壁开,啼鸟空台古。
朝观海日来,夕抚斜晖驻。
林藏万树秋,天压千山暮。
刚余两目清,暂解万缘苦。
故园咫尺间,长安渺何许?
坦然念人寰,携书出山去。
4、石龙霖雨
景区位在浙江省仙居县城东南约三公里处,因景区所在的山形俯视状如麒麟产子,故又可称为麒麟山景区。麒麟山(石龙霖雨)景区总地势是东南高而西北低,属坐巽向乾格局。坐山是由括苍山龙脉西伸弯环结聚而成,永安溪从景区西侧向北几经弯弯曲曲地流向北侧的壬子方出局。从水势看,该景区是左水弯环流向右出北侧壬子方,合文库消水,风水术称此为'禄存流尽佩金鱼,主富贵福寿俱全。'
景区的地理环境与风水意象,站在仙居县东北方高山上向南俯看,景区所在的山形正如一只侧卧麒麟在产子。麒麟头向东,张着嘴,上颚还长有须;背在南而腹向北,上王亭山就是麒麟的左前爪,左后腿的爪伸到柴岭下村西侧:尾部向西,尾尖伸至永安溪边的岭背头。
明 张堂赏 《石龙》
孤峻不奔海,崔嵬岂守涔。
时因风雨起,能作一方霖。
5、南峰眺艇
位于城南1公里处的南峰山。山上有观赏台,可眺望永安溪之景。山顶有北宋古塔、兴道禅院、鉴玉堂书院、蓝光轩、古灵祠、翠微阁、涵清亭、桃花洞等景点。今已辟为南峰公园。沿城区下赵巷大街,朝南走1公里左右,便到达南峰山脚下。正是'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进公园北大门,沿石径直往峰顶,即是北宋古塔。若向东,稍一拐弯就到临溪的观赏台。在这里,永安溪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是几百平方米的平台,设有石桌、石凳和扶栏。背东直登石级,有'安洲第一山'门坊,有楹联曰:'风清云读月;山静鸟谈天。'登完143级台阶,已身在南峰塔下。
清 王懋枝 《登南峰桃花洞》:
名山多幽人,劳生惜行脚。
南峰久耳熟,兴至不暇酌。
同游已尽返,独往未改乐。
牵衣涉层溪,携屐步浮约。
绝巘凌青霞,深林下元鹤。
何年此桃花,洞前自开落。
仙童去不还,无人乞灵药。
6、水帘瀑布
水帘瀑布为仙居八景之夏景,位于景星岩山脚,白塔镇寺前村附近,一道山涧湍流自雄狮山悬崖上,分三级呈'之'字形直飞而下,落差百余米,瀑布挂落处,还有一天然洞穴,夏日居之,洞口飞瀑倒垂,洞内细雨纷扬,寒气侵骨,实为避暑胜地。可惜七十年代瀑布上方修建了水库,这个瀑布已经消失了。(下图右侧就是水帘瀑布的原址。瀑布从山顶分三叠而下直到下面黄屋处)
吴时来咏水帘瀑布:
飞泉一道撒天桨,秋日来寻兴独长。
古树逗云迷怪壑,回风拖雨落空床。
只疑骑鹿来匡阜,还是寻花到石梁。
二十年前游息处,良朋此日笑携觞。
7、锦凤冲霄
锦凤岩亦名景凤岩,位于县城西南45千米的横溪镇溪口村。从溪口村上山,沿翠柏夹道的石径向上行1.5公里左右,翻过一座小山坡,仰望山腰,掩映在翠竹丛中的白色粉墙和幽幽山洞便呈现在眼前。洞顶有一巨石覆压而伸出,犹同一只展翅的锦凤,从天边俯冲而来,那微张略弯的嘴角更是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光绪《仙居县志》载:'锦凤岩,关锁坑中,轩翥如凤,前有石如桃,似欲啄状。'凤腹下有洞,平坦可步,四壁片石玲珑,千姿百态,日照丹山,峰势欲飞,博得后人'天生景凤翥仙乡,岩穴钟灵表异祥'的赞叹。洞内建有庙宇,明代张钟秀题'朝阳洞天'四个大字,横挂其中。因其'僻在穷山,人迹罕至',为八景中游人较稀一处。但明朝吴时来曾游览至此,留诗道:
十载已成岩穴土,寻游到此若为惊。云中似启朝阳户,岭上犹传景凤名。
魏阙难忘牟子意,华阳偏称隐君情。坐来回向心俱寂,碧水冷冷一镜明。
8、苍岭丹枫
苍岭是古代仙居的西门。光绪《仙居县志》载:'在县西南一百里,一名风门,高五千丈,周回八千里,与缙云壶镇接界,为婺(金华)括(处州)孔道'。这里'重冈复径,随势高下,其险峭峻绝,实为浙东这最'。因此这里的'险',便为历代许多过往文人的歌咏。如唐刘昭禹的'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息,元发改非难。'宋杜师量的'人云蜀道苦难行,我到云间两脚轻。山险不知心险空,心平履险险须平'。宋礼部侍郎陈公辅(临海人)、明朝刘伯温(青田人)等都有诗极言此道之险绝。1861年10月26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领数十万大军也是翻越此岭,进入县境,继而攻占整个台州。苍岭虽险,景色却美。南田村附近的山上遍植枫树,每逢深秋,漫山遍野的枫林,初经霜雪,一眼望去,只见层林尽染,与翠绿的松柏相映衬,犹如绿坡上铺了赤红的地。行人至此,望见'宛若图画'的'碧云红叶',常'应接忘疲',从而留下了'丹枫遮路树如人,红叶花香雨似尘'等美丽的诗句。
可惜古道上的大枫树在“大跃进”的时候被砍伐一空,现在横溪镇在古道边新种了枫树,可惜我那天去的时候枫叶没红。
清 叶舟 《苍岭巅》
不辨岭西东,苍苍山几重。
直从青嶂入,未许白云封。
尺地分三县,危崖冠万峰。
凭高看不尽,残日挂孤松。
网址:一个摄影爱好者眼中的“仙居新八景” https://klqsh.com/news/view/217552
相关内容
摄影分享:适合初学者的22个风景摄影技巧仙都缙云,200多部影视剧取景地,仙剑、花千骨都在这
品质生活·新潮爱好|为何爱摄影?想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
最爱摄影,分享摄影爱好者的拍摄技巧和经验
摄影爱好者的旅行清单:捕捉世界之美的必备装备
摄影爱好者的“视觉思维”和非摄影爱好者有什么不同吗?如何培养自己的“视觉思维”?
华为Pura 80 Pro:旅行摄影爱好者的智能手机新选择
旅行摄影中的迷人风景与技巧
摄影师必收藏的50个新闻摄影技巧
后现代摄影主理人:在光影与热爱中,书写婚纱摄影的革新之路